约12950字。
新材料作文训练及范文点评
一、训练目标
分析单项材料,选准角度,确立论点。
二、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只有单项材料,一种是多项材料。本次训练,是通过解读分析单项材料确立论点进行论证的训练,即通过对一个故事或一种现象的解读分析来确立一个论点。先看下面“盲人摸象”的故事。
五个盲人摸一只大象,摸着象牙的说大象好似一个萝卜,而另一个人反驳说大象像一个大簸箕,原来他摸的是大象的耳朵;第三个人摸着象腿,嚷着说大象跟大圆柱差不多;而摸着大象脊背的盲人则说,大象像一张平坦的床;最后一个人摸的是象尾巴,他叫道:“你们说的都不对,大象好比一条又细又长的绳子。”结果,几个人争来争去,也没搞清楚大象到底什么样。
这个故事虽然可笑,但我们只要认真解读分析,就会明白,它是在告诉我们一个认识事物的道理:看事物要全面观察、了解,才能真正(正确)认识事物。这便是论点。
初学写这类材料作文时,常犯的毛病就是根据材料确立的论点不切题,不符合材料的含义。那么,怎样解读分析这类单个材料,准确确立论点呢?
1.读懂材料。读懂,就是要抓住材料的要点,把握材料的中心。如“盲人摸象”这个材料的要点是5个盲人都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没有搞清大象到底什么样;中心是说5个盲人只摸到了大象的部分就认为是大象的整体。
2.分析原因。事物有果有因。盲人摸象的“果”是:没有搞清大象到底什么样。“因”是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分析原因时,要对结果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盲人没有搞清楚大象的模样?为什么他们对大象的说法不一样?原因是5个盲人都只摸到的是大象的一个部分,没有看到大象的整体。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观察、了解,才能真正认识事物。只要分析出这个原因,我们就抓住了这个材料的主旨,也就能够确立一个切题的论点。
3.正面立论。如果材料是从反面揭示了一个道理,我们可以从正面立论。如“猪八戒没有自知之明”是从反面说的,我们可以从正面立论:人贵有自知知明。“盲人没有看到大象的整体,不能真正认识大象”,这也是从反面说的,从正面立论就是:看事物要全面观察、了解,才能真正认识事物。
例如:
材料: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道:“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认真研读这个材料,不难看出:
结果:螃蟹没有爬到河过。
原因:横着爬,方向不正确。
论点:没有正确的方向,就很难达到目标。
作文例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以上的议论文。
古时中州(河南)有一蜗牛,痛感以往的碌碌无为,于是奋然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