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教案4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2/15 14:47:1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560字。《离骚》教案
  知识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诗中借“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步骤
  一、导语 :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我们也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离骚》的主题
  “离骚”全诗373句,是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是屈原高尚品德、深刻思想的结晶,本课选自其中的20----32节。
  《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照耀诗坛。它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思想和艺术上的魅力并重,令无数人为之倾倒。
  三、诵读指导
  ①首先要划分好节奏。骚体诗一般是三或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 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②“兮”字是语气助词,犹如现在的“啊”,读音要稍长。
  ③押韵的字要重读,
  四、整体把握课文
  第一部分:自述受冤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第二部分: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五.课文讲解
  第一部分:自述受冤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第一节:
  长声叹息擦拭眼泪啊,哀伤人生多灾多难。我虽然崇尚美德并且约束自己啊,但是我早上进谏而到晚上就被废斥离间。
  屈原从事政治活动,是想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他的政治理想接近于儒家,要求统治者“圣哲茂行”,“举贤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楚怀王早期也曾想任用屈原,和他有“成言”,答应屈原实行他的政治主张。但怀王是一个庸懦无能的人,任用一批佞臣如上官大夫、靳尚之流执政,形成了一个腐朽的统治集团,排斥贤臣,他们伺机陷害屈原。他们对内搜刮无厌,政治腐败;对外贪图小利,听信秦国而和齐国绝交,失去外援,屡次被秦国打败。怀王后来竟听了他们的以谗言。他时刻忧念国家和人民的安危,“长太息以淹涕”,正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
  前四句,诗人“太息”“掩涕”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突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夕替 ”两句启下。
  第二节:
  既因为我佩带蕙草(行为忠正)而受到斥责,又因为我采集香芷(美德善行)而加上罪名。这也是我崇尚的美德理想啊,即使我九死一生也决不改悔。
  表现了诗人以身许国,坚决、顽强、奋不顾身战斗精神。以“九死”、“体解”的大无畏精神来表示要刷新政治、挽救楚国危亡的决心。
  第三节:
  怨恨君王荒唐(糊涂;无思虑、茫然;放肆纵恣貌)啊,始终不能体察人心。奸佞小人嫉恨我的美德啊,说我好邪作乱就对我进行造谣诬蔑。
  诗人一心为国、为君、为民,别无他图,正是这样诗人“虽九死其犹未悔”至死不渝地为崇高的理想而献身。可是“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jì盛)怒”。
  第四节:
  诚然,是世俗之人善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不走正道。违背规矩追求邪曲啊,竞相以苟合取容于人作为处世的法则。
  这是比喻时人反常妄作,违背正道,追随邪僻。诗人站在正义的一边,痛斥卖国贵族集团的荒淫无耻。
  探究:
  1.屈原 “朝谇而夕替”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①君王行为荒唐,“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