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孔孟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0/11 21:0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据说,联合国大厦内镌刻有中国“至圣”孔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亚圣”孟子的“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这两句话,足见孔孟对世界人类的广泛影响。孔孟是中国贡献于世界的两座巍峨的思想宝库,是人类智慧的两座无尽的奇珍之宫,是启发我们抛弃小我走向圣哲的长青圣树。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了解孔孟,走进孔孟,解读孔孟,发现其思想意蕴,发展其思想精华,光大其进步精神,自是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可缺少的要务之一。黄仁宇先生的《孔孟》一文,无疑为我们走进孔孟提供了一把钥匙。<br>
黄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对中国古代的两位圣人进行了比较,尽管不是足够全面的,但是可以算得是全景式的,有些地方也是比较细致的,在一般人所习知的相传承关系之外,着重发现他们的差异,它让我们明白了圣人之所以为圣,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既要继承,更要创新。孔子教导学生要领悟,赞赏有所发展。孟子继承了孔子,但没有停留在复印机的水平上,他根据时代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理论。通过对孔孟的比较,我们更加深入理解孟子所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更加清楚如何对待学习与创新,也就会得出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答案。孟子自认为是孔子的忠实信徒,对孔子也是赞美有加的,他说:“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孟子·尽心下》)他认为自己与孔子很近,自然受其濡染颇深。但是,作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他没有固守先辈的“教导”,没有拘泥而不知变通发展,他在继承中有发展,在学习中有扬弃。这正是他之所以能够与孔子并称而为“孔孟”的来由。如果他没有对孔子的发扬光大,没有属于自己“与时俱进”的内涵,而只有孔子说过的经典,那他就失去了与孔子并肩的资格。孟子对孔子的继承和发展,正是对待文化传统正确态度的一个好的注脚。<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