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共47张,内有配套说课稿、说课提纲。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学习本文不仅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议论文结构严谨构思有帮助,而且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积极的作用。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四方面加以说明 。
一、关于教材
(一)教材简析:
本文居于这套教材的第一册第三单元,承接本册第二单元抒情散文单元的精巧、绵密的构思,富有华彩或哲理性的语言而编排的。本文是一篇悼词,同时也是一篇评述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历史地位、卓越贡献和斗争精神,并表达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深沉哀悼之情的议论文。学习它对于理解马克思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提高学生议论文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议论文严谨的构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内容连贯,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课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2、过程方法目标:学生概括,学生讨论,老师指导,模式范例,练习巩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方面的伟大贡献,学习马克思为真理而斗争的崇高革命精神。树立远大的目标,认真体会满腔热情、坚韧不拔的态度对当代中学生的启发意义。
制定依据:
(1)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本单元教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一方面:体会议论文论点鲜明、逻辑性强的特点。讲究内容的针对性、思想性、鼓动性。另一方面:抓住演讲词的主旨和特点,分析文章的逻辑层次,体会其中多样化的表现手法。领悟、品味其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
(3)本课的特点: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富有强烈感情色彩,但部分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以重点问题为引导,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4)我班和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虽不太陌生,仍应转换学习的思路。通过本课提供一定的写作范式。目前高一文科班学生基础偏弱,学困生偏多,应注重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层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文教学目标的设置和学生特点,我认为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重点:1、把握本文层次结构安排;
2、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