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值得商榷的语言
作者:贵州省遵义县新舟中学 刘承德 时间:2006/9/18 7:49:0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076
现列举分析如下:
1、“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段,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依据前后分别照应的原则,后文就该先讲马克思在革命方面的贡献,然后才讲马克思在历史科学方面的贡献,但下文与此恰恰相反,那么,何不将“对于”两个短语顺序交换,全句变成“这个人的逝世,对于历史科学,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样就与后文呼应了,更符合逻辑了。
另这个句子中的“历史科学”,旧教材给予了“这里指社会科学”的注释,这对后文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而且是很有必要的,但新教材删去了这条注释,这是不妥的。要么就保留这条注释,要么就将“历史科学”换成“社会科学”,这样,文章的脉络就更加清晰了。
2、“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这个句子中的“吃、喝、住、穿”,何不调换变成“吃、喝、穿、住”,这样不就更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了吗?
3、“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这个句子中的“首先”一词用得不妥。“首先”一词:①有最先、最早之意。②有第一(用于列举事项)之意。如此处的“首先”表示“最先、最早”之意,那么文章为何不先写马克思在革命方面的贡献,如此处的“首先”表示“第一(用于列举事项)”之意,那么后文就该有“第二(其次、然后等)”呼应的词语和内容。但后文并没有。显然,此处的“首先”一词,不符合马克思的具体情况,也不符合恩格斯表达的本意,应该将“首先”换成“最主要的”或“最重要的”等强调性词语,才符合文意,这样表达,就更加妥贴、恰当了。
以上仅为一孔之见,以求教于大方之家,使之更臻完美。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