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00字。
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语
兴仁初中 李富群
2009年12月22日阚老师讲授《一双手》。一上课阚老师就以幻灯片展示了一组优美的“手”图片,紧接着阚老师选取两张图片让学生谈谈对图片的感受,并由此导入新课。我认为阚老师只需选择一张“秀美的手”让学生谈感受即可。
课堂导入语与演讲的开场白相似,是教师在开始讲授新课之前,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导入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解教学气氛、衔接新旧知识,为一节课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说,导入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沟通。导入语的“沟通”有两层含义:一是心理沟通。古人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有经验的教师登上讲台,往往不匆匆开讲,而是先用亲切的目光、关爱的语言架设信任、理解的桥梁,使学生在心理上接受教师。二是教学内容的沟通。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或做与教学有关的介绍,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引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应设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在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当然,如果教师在表情、语态上再做渲染,并辅之以多媒体课件等教具,学生就会很愉快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3.设疑。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始”。所以,讲解新课前,教师应紧扣教材,设置悬念、提出疑问,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4.激情。“激情”就是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俗话说:若要学生动心,教师先要动情。学习新课时,教师要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去。
阚老师让学生谈谈对“美”手的观感,学生能说到“优美”、“秀美”等词语,我认为此时就可以以“但你们是否见过一双又粗又大、就像半截老甘蔗的手呢”一句话来设疑进入新课教学,因为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已被吸引到课堂之中。而之后的对“大手握小手”图片的观感不必交流,虽然这部分内容也非常精彩,但毕竟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关系不大,议论过多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主体,而要想让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合作、探究,需要老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即使是三五分钟的课堂导入时间。
从实际出发选择劳技课的教学内容
兴仁初中 李富群
2010年元月5日戴老师劳技课的教学课题为《美化环境有我一个》。教学主要过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