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460字。
中考语文课外阅读专题专练:散文阅读
一、雕塑一般的姿势 张玉庭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此乃司马迁的名言。自然,人在弥留之际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姿势,越细品,越意味深长。
最让人感慨万千的,我认为是化学家卜拉克的姿势。
卜拉克是因心脏病猝发突然去世的,死时手中端着满满一杯牛奶。令人惊奇的是,那杯子端得极平稳,里面的牛奶居然一滴也不曾泼洒出来——他就是这么稳当当地坐着,从从容容,一如雕塑。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化学家有个超越凡人的“绝对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做化学实验时,总能把盛放化学药剂的器皿端得平稳之极。于是,他的死有了一个堪称天下第一的姿势。
最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
那是在大兴安岭火灾现场,当人们扑灭大火后,突然惊呆了,因为他们发现:一位母亲虽已被大火活活烧死,但她却镇静地保持着一个极稳妥的姿势——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果然,正是因为她义无反顾地坚持着这个姿势,才硬是在熊熊烈火中护住了她的孩子!
面对着这个最能象征母爱的雕塑般的姿势,消防队员们不由得潸然泪下。
再试想,人在弥留之际的姿势尚且如此引人关注,何况正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
是的,人总有姿势。正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势都在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
那么你呢?你的姿势是挺拔如松,还是颓然如泥?
这,你想过吗?
(选自《读者》2008第4期)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猝( )发 蜷()曲 昭()示潸()然泪下
2.本文第四自然段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化学家有个超越凡人的 ‘绝对一丝不苟’的‘好习惯’”中的“如此”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母爱的姿势是最惊心动魄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开篇引用了司马迁的名句,这是揭示人生价值、意义的名言。调动你的学习积累,请另写一句这方面的名句(古诗词亦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你对 “正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势都在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儿时 叶至诚
儿时去河里游水,累了,躺在沙滩上歇息。河滩上灰黑的细沙上能让我消磨许多时光。
可以把沙子捏成团,作为跟伙伴“打仗”的武器;或者用手指在沙上划出纵横交错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