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文入情,谈《琵琶行》的赏析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琵琶行》以一个“情”字统摄全诗:所状景物融情,所写人物含情,所绘音乐传情。赏析时,披文入情,便能牵一字而动全诗,举重若轻了。<br>
一、景物融情,赏其意境美<br>
《琵琶行》起笑不俗,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开篇。其中“瑟瑟”尤显精妙,声情并茂,将秋意之浓烈、离情之凄苦渲染得淋漓尽致,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感伤的情感基调。全诗中的几处对江月的描写,也别有一番情韵。<br>
诗人秋夜送客将别时,“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沉浸在茫茫江水中的一轮惨白的月影,在本已寒冷的秋水、秋月烘托下,“江浸月”更显凄冷,给人无限伤感。面对月入茫茫的江水,又不免生起对自己人生茫茫、前路茫茫的感慨,徒增了几分凄惨之情。<br>
当琵琶女高超的演奏在“四弦一声如裂帛”中结束时,又是“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的景象。此时天地宇宙间似乎徒留这浩渺的江水和一轮冷月,美妙乐声似乎还在耳旁缭绕,诗人沉浸在这无声的回味之中。但如此高超的演技又无论如何也不能使“秋月”染上明快的色彩,仍然是“白”的秋月照射着寒冷的江心,“秋月白光”让人心冷,又加重了诗人郁闷感伤的情绪。<br>
琵琶女诉说身世时,诗中有“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一句。这儿的“月”应为虚写。秋日的圆月、春日的柔风,加上琵琶女姣好的面容、众多的朋友,这该是多么幸福的一段时光啊,而今再回忆起这些时,如今的沦落天涯更显悲苦凄凉。这儿的“月之圆”与人生的残缺、形成反衬,琵琶女思念往昔的矛盾之情欲加鲜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