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常规思路结构模式训练方法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670字。
高考作文常规思路结构模式训练方法
高考作文就阅卷主体来讲是浏览者而不是欣赏者。因此,高考作文要想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就一定要有若干“亮点”闪烁于文面,让阅卷者一见钟情。这些亮点应该体现在标题、立意、语言等“点”上,更应该体现在“面”的结构上。因为,直观形象、清新脱俗的结构形式更能吸引阅卷老师,更容易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整体印象。此外,高考作文在结构方面只有做到有头有尾、层次清楚才能使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维进程。一、常规模式
1.记叙性文体的结构模式。
记叙文的结构模式一般应遵循这样的规律:开头(引出材料,为文章设置楔子)→主体 (具体叙述或描写,即用生动形象的细节突出事件、景物、人物等的特点)→结尾 (适当抒情或议论,为文章点题)。其中,制胜的关键是要用生动形象的细节突出事件、景物、人物等的特点。比如,有一位考生在《战胜脆弱》中写考试压力时选取的材料虽然是陈旧俗气的挑灯夜读,却赢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这位考生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的挑灯夜读抓住了阅卷老师的心。文中,作者这样写道:
“夜读的我突然发现书桌上的时钟已经快要耗尽电池——那根长长的瘦弱的秒针爬到45分那一格就再也爬不上去了。然而,它仍然顽强地颤动着,颤动着,企图向上攀升……我突然觉得,我就是这根长长的瘦瘦的秒针,我就是这根生命不息、攀登不止的伟大秒针。”
当然,安排文章的结构时,还必须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衔接,以及开头与结尾的照应。
2.议论性文体的结构模式。
(1)分项列举式。分项列举式又称横向拓展式,通常是将表达同一中心的若干分论点设置为平行或并列关系,从不同角度或方面去论证中心论点。比如,《品读人生》就以古人孔子和今人曹怀东、朱熹平善于借鉴他人为例,论证了“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他人”;以爱迪生、勾践、阿姆斯特朗为例,论证了“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以居里夫人为例论证了“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