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850字。
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秦葆
【技法解说】
散文一般分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下面从这三个角度浅谈如何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让文章摇曳多姿。
叙事散文:
1、穿插丰富法。即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一些与情节相关的情节,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如《给母亲修脚》的一个语段:
母亲的性格我知道,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会麻烦别人的。我把母亲的脚平放在我的腿上,修剪起来。
母亲的脚是一部沧桑的历史,浓缩了她辛劳的一生。母亲五岁就死了娘,她是穿村里婶子们帮衬的百家鞋长大的。成人时,她穿着自己缝制的绣花鞋嫁给我父亲。母亲赤过脚,在水田里插秧;穿过草鞋,在山地里割草;穿过儿女们扔下的运动鞋,在责任田里劳作。
如今母亲老了,脚面上皮肤粗糙,青筋突起,脚后跟布满了一道道裂口。
借助插叙性叙述,交代母亲的苦难史,为“我”的孝心复苏作铺垫。拓展了文章的内容,情感的抒发更加真实自然。
2、感悟升华法。即在叙述原委、铺垫蓄势的基础上抒情议论,揭示感悟,升华主题。
如《精彩瞬间》中的片段:
父亲缓缓向前迈了一步,伸出一只手,小心翼翼地将母亲垂落的发丝轻轻地埋在耳际。一抹红霞泛上母亲的脸庞,像少女初恋般的羞涩。
忽然之间,我发现这个瞬间变得盛大空灵,万物生辉,成为了永恒。其实,生活就像一条金色奔腾的大河,虽然其中的每一滴水都那样平凡,但在阳光下,依旧能够成为精彩的瞬间,装点美好的人间。
文章抓住父亲为母亲整理头发的细节展开描绘,在抒情性议论中完成瞬间顿悟:平凡能够成为精彩的瞬间,装点美好的人间。
此外,还可以用对比(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象征(文章意蕴深刻)、虚实结合(既真切又给人想象的空间)、以小见大(升华主旨)等手法使文章魅力无限。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常常运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这类散文最常用的手法。借景抒情,即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即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或意蕴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
介绍两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1、为情造景法。将在生活中感触到的情愫凝结起来,融注到新造的景象中去,创造景中有情、借景生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画面,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如《梅》中的一个片段:
凑近那盆梅,花虽不大,却长得细腻雅致,我一直认为黄色是俗气的,而今我眼中的梅,那种黄色却淡雅脱俗。欣喜间,猛然记起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名句,便凑近去,深深吸一口,似乎有一股很清淡的气息,沁人肺腑。香气不浓,但仿佛已久久留在我感觉中了。若能追求得与梅日日为伴,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享受!
这篇文章是以“追求”为话题的习作。作者围绕“追求”的主题设置了一个“情化的自然”,情感渗透于景、事、理之中,造成一种情景相生、物我双会的境界,有力地表现歌颂追求精神的主题。
2、联想深化。即在描写此时此地的景象时,联想到彼时彼地的情形,实现此时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