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文教学 激活学生兴趣
- 资源简介:
约4240字。考场作文是与他人竞争之作,要胜人一筹,无论在选材、立意、还是构思上必须新颖独到。本文件将从各个方面给予相应教学指导。
创新作文教学激活学生兴趣
武鸣县两江中心学校 苏鲜兰(ye00088)
关键词:创新教学 训练 兴趣
内容提要:好的作文之所以能博取众彩,最重要的是有创新.那么在作文教学中究竟怎样创新?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更是师生们所关注的问题.那么本文将从命题选材立意写法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论述。
作文贵在创新。创新是作文的生命线,是写作永恒的追求。“寻人所未寻,想人所未想,用人所未用,写人所未写”。在作文教学中若能充分张扬学生个性,鼓励和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以活跃的思维进行了富有创意的表达,是作文教学改革中一个新的突破口之一,就是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及个性差异,精心设计,耐心启发,科学诱导,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去说,去写,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想入非非”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使作文课真正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兴趣课。那么,我认为可以从命题、选材等多方面入手突破。
一、作文题型不拘一格,灵活多变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劳动,要使学生都参与到这项劳动中来,促成学生想写、爱写、能写的积极心态,从而写出一篇篇独具特色、富有个性、充满童真的文章来,作文命题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教师在命题时,应从学生熟悉的、好奇的事物入手,捕捉学生情感的火花。为让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命题除贴近学生生活外,还要灵活设计,留有余地。如话题作文,可让学生自行命题,自选角度,因没有审题障碍,自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为配合七年级下册第五、第六单元的“人与自然”这一版块教学,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话题作文:2002年12月1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索南达杰保护站发生志愿者冻死事件,冯勇和李明利两个热血青年的生命却永远留在了那片苍茫大地。有人说,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无所畏惧的精神应该发扬光大;也有人说,挑战自然和极限不能仅凭勇气和热情。请你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这样的题型,就要求学生以辩证的思维去观照人与自然的关系,辩证地看待
人类的行为,从而在写作中培养理性思维能力。对这样的题目,学生自然有自己的的看法,他们就会因此去选准合适的切口,文章就有可能新意迭出。
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可以设计一组题目,如《到月球旅游》、《到海底游览》、《假如给我一天空闲》、《假如没有绿色》等,让学生选取最感兴趣,最有话可写的题目,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的广阔空间。
当然,也可以采用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等,不一而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设计,适应学生的需求,又能最好的达到目的。
二、进行选材、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的指导训练。
文章是靠多练。在“练”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加以方法指导、
(一)、审题,立意训练。首先让学生明确审题是为了了解文章的写作对象和目的。其次是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主、谓切分法;中心确定法等。再次弄清文与题的关系以及线索,主题,事件。最后,指导学生“立意”。立意不仅能反映作者思想的水平和审美意识的水平,也是读者评价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文章要做到立意新颖,其方法有:反面选点,即我们常说的求异思维。如成语“东施效颦”中的东施,自知己丑,为了追求美才敢大胆地去“效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