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解说
- 资源简介:
约6090个字。文学常识与课文内容复习,主要针对江苏扬州中考。
九上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解说
复习目标:
1、 识记重要作家基本信息。
2、 积累基础文化知识、文体知识
3、 理解重要作家的重要作品
复习内容:
第一单元
《鼎湖山听泉》体裁:【写景散文、游记散文】
顺序:以作者游山的行踪为序。“寒翠桥----补山亭----庆云寺”
主题:本文写泉声杂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把山泉当作山的灵魂来写,从自己对山泉的喜爱之情而悟出了一些人生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第二单元
《故乡》体裁:【小说】,选自《呐喊》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手法:对比列顺序:以“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为序,顺叙与插叙相结合
中心:以“我”这个叙事主人公回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了旧时代的农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病苦,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隔膜的深沉忧患,以及要求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
人物形象:
闰土:少年:天真、活泼、勤劳、勇敢的小英雄;中年:迷信、麻木、毫不觉悟的木偶人。
杨二嫂:20年前:豆腐西施;端庄美丽;20年后:刁泼自私、尖酸刻薄
《我的叔叔于勒》体裁:小说,选自《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作家:莫泊桑,法国,代表作《羊脂球》《项链》(短篇)《俊友》(《漂亮朋友》)
顺序:开端:盼于勒→发展:赞于勒→高潮:见于勒→结局:躲于勒。
手法:人物态度对比,情节虚实结合、顺叙与插叙相结合
中心:小说以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线索,组成了令人惊叹的情节波澜,表现了世态的炎凉,文章通过语言动作神情描写,形象地表现了他们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灵魂,从而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在烈日和暴雨下》体裁:节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作家: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主要手法:间接描写(正面描写):狗、骡马、小贩、柏油路和铜牌(酷热);
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写暴雨如:“砸起许多尘土”
五觉感官描写: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
中心:小说通过对祥子痛苦艰难的生存状况的真实描写,反映了老北京底层生活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揭露和控诉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
《多收了三五斗》体裁:【短篇小说】,选自《叶圣陶集》。
作者: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主要作品有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等。
顺序:时间顺序线索:以旧毡帽朋友的活动为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