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议论语段
- 资源简介:
约4450字。
如何写好议论语段
秦葆
段落是文章的基本构成单位。议论段落的基本要求有三点:
①统一。一个段落集中表述一个意思,称为单义段。出于文章结构的需要,会出现极少量兼意段,如过渡段。
②完整。一段的意思要说完,不要在未完情况下又起一段。
③适度。段落长短根据内容多少而定,但长短要适度。
议论文的段落应该有主句。段中有主句,有利于写作,更有利于阅读。主句所在的位置有四种情况。或段首,或段尾,或段中,或首尾都有主句。
正如论文前有论点后有结论,主句也可以兼置于段落首尾。一般是在较长的段落中,为了使读者增强印象而反复申说。但是,段尾主句不应字字重复段首主句,而应略有变化,或更进一步。
写好一个议论段,首先要安排好语段的内部结构。
常见的结构却只有三种:总分总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和层进式结构。并列式又常常跟总分式结构粘连在一起。
学习必须刻苦练习基本功,要持久积累。纪昌学射,第一步练视而不瞬,直至针刺眼边也不眨眼;第二步练视小如大,视微如著;然后才开始学射。他这样刻苦练功,打好基础,长期坚持,逐渐积累,终于成为名射手。晋朝的王羲之,从小潜心学书法,开始从点横撇捺练起,也是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天长日久,洗笔处池水为墨,最后,他成为大书法家。自古以来,任何专长的获得,都离不开这个规律。贪捷径,走近路,或一曝十寒,都是不可成功的。我们必须牢记这点:要有所成就,必须刻苦持久地练好基本功。
第一句提出论点,然后举纪昌学射与王羲之学书法两例进行论证,最后加以小结,得出结论,这是典型的总分总式结构,中间两例又构成典型的并列式结构。
总分总式结构又有两种变式:总分式和分总式。下面的议论段便是典型的总分式:
面对人生坎坷,不外乎有三种态度。一种是积极进取,直面人生。这种人敢于向命运挑战,不怨天不怨地,勇于抗争,愈挫愈强,百炼成钢,成为生活的强者。第二种是消极颓废,自甘落伍。一旦遇到挫折,在劫难面前便全面崩溃,自轻自贱,自暴自弃。第三种是麻木不仁,无所作为。这种人认为祸福凶吉,乃是一种命数,“是福不是祸,是祸避不了”。于是,逆来顺受,不抗争,不进取,麻木不仁,一句话“认了”,默默地﹑无所作为地走完人生的路程。
这一议论段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1、开头第一句总说,然后分别陈说三种态度,是分说,层次很清楚;2、三种态度构成并列式结构,这里的并列与上一议论段又有区别,上一段两个例子同是正面事例,是同向并列,这里的三种态度可分为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属反向对比,构成正反对比论证。
对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现不同的面貌。在精神贫乏者眼里,世界也是贫乏的。世界的丰富的美是依每个人心灵丰富的程度而开放的。对于音盲来说,贝多芬等于不存在。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等于不存在。对于只读流行小报的人来说,从荷马到海明威的整个文学宝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