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语文学科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样分析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6/1 9:57: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共28题,约8170字。
2010年语文学科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样分析试卷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阅 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9分)
⑴眼下,房地产商不断发起“居住改变中国”的大型宣传。他们鼓吹房子所凝聚的财富,鼓吹自身所肩负的使命,鼓吹房地产之于中国的意义。而一些前沿研究显示,新型商品房社区之所以能“改变中国”,在于它[甲]改变了国人原有的居住方式,[乙]促使人们的行为和观念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⑵在老社区里,居民普遍认为居委会是政府的“腿”,人们参与社区活动主要是由政府来推动。而在以“财富起跑线”划分的新型商品房社区里,居民更愿意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在社区体制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强调规则和制度化的公民参与趋势。
⑶“一提起‘公民’,大家反应出来的就是爱国,就是向国旗敬礼。其实不完全是这样。” 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缪青说,“在不少新型商品楼社区中,人们表现出来的自下而上的公共参与以及维权意识和自我管理技能的增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文化,它是超越血缘和熟人关系的。”
⑷不少事实支持这种判断。一名网友回忆当年在大杂院的生活时说,“这几乎是我农村老家在城市的复制和翻版。大杂院里长幼有序、邻里友好。我非常自然地就可以融入这种已经存在多年的社区文化中,自愿接受那些热心而且唠叨的老太太们对院子里的方方面面进行管理。”他认为,在这样的社区中,人们遇到不合理现象时,第一反应更多的是忍耐。“有个邻居一到夏天就买了许多蝈蝈挂在院内,吵得我根本睡不好觉。可大家只能彼此容忍,实在不行了就找居委会大妈反映,但要是谁真的自己跳出来和别人发生冲突,肯定会被邻居视为不通人情。”如果自己生活在新型的商品房小区,肯定会直接去敲这位邻居的门,把意见直言不讳地提出来。
⑸在新型社区,人们的“耐心”正在减少,碍于人情、抹不开面子的情况也越来越鲜见,维权和参与管理正日益成为流行的话题。人们不再听凭物业公司随意调高物业费用,也不再任由建筑噪音破坏自己的生活质量。不管是私下谈判还是对簿公堂,新型小区居民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这种建立在自购住房基础上的维权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
⑹作为研究人员,缪青对这些变化感触颇深。他逐渐意识到,随着城市化和科技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增加,旧有的“熟人”邻里正在逐渐被新的“公众”邻里所取代,从而为公民创造更多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机会。
⑺环境的改变迫使人们学习和适应另一种游戏规则,即如何通过制度和协商,解决平等利益主体间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当下各种“维权”搞得如火如荼的原因。缪青认为,我们社会必须要通过这个过程,才可能形成社区参与式民主的框架,人们也才可能由此养成开会决定事情的习惯。
⑻最先养成这种习惯的人——比如身居北京的舒可心——他从看采暖数据表开始,到追回开发商多收的购房款1000多万元,再到监督冬季采暖结余,使小区实现了交2年的采暖费享受3年的采暖服务。他还精心策划了全国第一个业主以和平方式大“闹”房展会事件,迫使发展商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解决了问题。正因为此,他被某媒体评为“中国社区十大维权先行者”之一。
⑼先行者的足迹意味着一种超越中国古典治道的新选择。中国古典治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治理。其理想社会是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这一治道的重心在于,试图找到或者试图塑造那些能够替老百姓着想的英明君主和清官贤相,而政府的廉洁和效能有赖于道德的修养和内圣外王的规范。但令人遗憾的是,在长达2000年的追寻长治久安的过程中,中国古典治道始终无法贡献出一种方案、一种体制,能够广泛地激发民间的活力,特别是自下而上地保护公民权利和遏制公共权力的滥用的方式。其最重大的缺失在于,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没有一个制度化公民参与的机制。
⑽如今,这个机制正在兴起。然而还仅仅是开始,远没有达到让人满意的地步。在缪青进行的一项调查中,43%的人不知道如何参与社区工作,30%的人认为社区活动不吸引人,24%的人对社区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在回答“您认为一些居民不愿参与社区工作的原因是什么”时,67.2%的人竟然说没有时间。这一方面说明在城市和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公民参与的空间还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 联系上下文,第⑴段[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
⑴ 既……也…… ⑵不仅……而且……
理由: 选择⑵(1分) 理由:“而一些前沿研究显示”中的“而”与前文构成转折,强调房子本身不是“改变中国”的唯一因素,也并非最关键因素。“既……也……”是并列关系,而“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更能体现出人们行为和观念转变对“改变中国”的意义。(2分) 。(3分)
2. 第⑵段提到“居委会是政府的‘腿’”,这里“腿”的意思是居委会是受政府管辖而实施具体操作的部门(2分) 。(2分)
3. 第⑻段舒可心的例子是用来说明 ⑴新型社区使居民学习、适应通过制度和协商,解决平等利益主体间的问题。⑵以舒可心为代表的先行者的行为,意味着一种超越中国古典治道的新选择(——建立一个制度化公民参与的机制)。(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3分)
4. 根据上下文,在文末画线处填入适当的内容。(2分)
“在未来的社区治理中如何推进公民参与”或“在未来的社区治理中如何发展自下而上的制度化参与”或“在未来的社区建设中如何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等。(表述合理即可,2分)
5.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
A.老社区的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往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形式,由政府来推动。
B.相对于老社区,新型社区的居民处理邻里关系时缺乏耐心,不顾及邻里之情。
C.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增加等因素都影响到了社区邻里关系的变化。
D.中国古典治理的重心放在“君”的一面,希望明君贤臣能带来一个理想社会。
6. 文章开头说,新型社区的出现“促使人们的行为和观念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从全文来看,“改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项表述。(6分)
⑴居民更愿意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在社区体制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强调规则和制度化的公民参与趋势。 ⑵居民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和利益,维权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 ⑶居民通过维权,学习如何通过制度和协商,解决平等利益主体间的问题,进而形成社区参与式民主的框架。(每一项2分,共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19分)
⑴讲不清楚什么理由,人总是觉得几乎一切鸟都是美的,可爱的。一切太多,如果只许选家禽外的一种,以期情能专注,不知别人怎么样,我必选“燕”。理由可以举很多,其中一项最重要,是与人亲近,而且不忘旧。
⑵我成年以前住在乡下,先是土坯屋,后改砖瓦屋,都是祖传形式,坐北的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小康及以上人家兼有前后院。正房靠东西各间住人,中间一间两旁砌柴灶,可以起火做饭(冬天兼取暖)。这一间前部有门,如果有后院,后部也有门,就成为前后、内外的通路。有意思的是前部的门,两层:靠外的方形,只遮下半,向外开,名为风门;靠内的左右两扇,高及顶,向内开,白日大敞,入睡前才关闭。这样,起来之后,入睡之前,这间通路房的前门就总是半敞着。是不是欢迎燕来住半年,生儿育女呢?说不清楚,因为祖祖辈辈都是“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⑶还是说事实,总是公历四五月之间,估计就是去岁那一对,回来了。门外罕有长者车辙的小家小户添了热闹,风门之上,燕飞入飞出,早期是衔泥筑巢或补巢,其后是产卵孵化,再其后是打食喂雏鸟。人也忙,因为正是春种到秋收的时候。现在回想,其实不是因为都忙,而很可能是都具有(无意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大德,才能够如此和平共处。关于和平共处,还可以具体说说。只说两件,都属于克己谅人的。先说燕一方,巢筑在屋顶稍靠后的一根檩上,灰白色,作簸箕形,口敞开,向外偏上,农家早中晚三顿饭都要烧柴,烟气火气上升,推想在巢里必不好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