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第五课时)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五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6/14 15:35: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30字。

  《阿Q正传》(第五课时)教案
  殷珊娜    6月14日使用
  教学目的:
  分析鉴赏第八、九章,认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启发国民觉醒的极其重要性。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阿Q的形象,认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及国民的不觉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旁批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语:辛亥革命到来,未庄人大不安,阿Q也产生了要革命的要求,那么像他这样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能否进入革命队伍呢?我们来看八、九章。
  二、阅读第八章,思考:
  1、革命有没有到达未庄?
  提示:没有。
  2、政权掌握在谁手里?“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表明什么?
  提示:说明“革命”换汤不换药,革命不仅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封建统治者反而摇身一变而成革命者,窃取了革命果实。反过来镇压革命。革命严重脱离群众,带有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3、未庄有哪些变化?
  提示:盘辫子,赵秀才、假洋鬼子成了“戴银桃子“的革命党,说明未庄的政权仍掌握在先前的压迫者手中。
  4、“赵司晨脑后空荡荡的走来”,“空荡荡”用的妙在哪里?
  提示:这个词把人们看惯了脑后的辫子,而现在一下子看不见辫子时不习惯的微妙感觉写出来了,很有滑稽感。
  5、未庄人对秀才挂“银桃子”“都惊服”,“惊服”一词有何含义?
  提示:这个词刻画了未庄人前后相连的两种心态,先是猜想“银桃子”可能是当大官的象征而吃惊,过后很快便佩服,表明未庄人的趋炎附势心理。
  6、阿Q本来对其是“深恶而痛绝之”的,为什么现在却要主动“结识”他?
  提示:秀才在假洋鬼子处讨得一块“银桃子”,大家都很惊服,阿Q感到受了冷落,于是决定“赶紧去找假洋鬼子商量”。
  7、他来到钱府,看到了什么?
  “我是性急的,……谁愿意在这小县城里做事情。……”假洋鬼子的这段“演讲”,满口“鬼话”,不提辛亥革命的真正功臣孙中山、黄兴等,却提一个投机分子洪哥。说说这段话刻画了假洋鬼子一副怎样的嘴脸。
  提示:满口鬼话,大吹牛皮,捏造革命经历个革命资本。半吊子知识分子,外表新式,实际上是一个投机、善变、钻营的封建余孽。他的这番话只能蒙骗没见过世面的未庄乡下人。
  8、洋先生为什么不准阿Q“革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