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净化心灵的旅行——读解《肖邦故园》的四季景物描写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一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6/22 15:19: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960字。

  一次净化心灵的旅行——读解《肖邦故园》的四季景物描写
  张小珍
  肖邦这个名字是与他的祖国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波兰,就没有肖邦;没有波兰,就没有肖邦的音乐。他对自己的祖国一往情深,甚至在去世前也嘱托亲人定要将自己的心脏运回故土。他的这种爱国情怀从本质上说,是对故乡的自发的质朴的眷恋。由于身体的衰弱,他回避了欧洲上流社会喧闹的舞台和动荡的政治生活,在远离尘嚣的地方为自己筑起了小小的巢。按照李斯特的说法,肖邦的生活没有冒险,没有波澜,没有插曲,而对故园的感情和印象便构成了他生活中的主旋律。性格内向的肖邦用音乐抒发自己的心灵,他把对祖国和故乡的思念,以及内心世界高贵的冲动、孤独、痛苦和尊严,揉进到作品中,可以说,音乐创作是肖邦的人生主题。要想走近肖邦,必然倾听和理解肖邦的音乐。用文字描绘肖邦,也必定离不开对其音乐的优美叙述。
  波兰著名作家雅•伊瓦什凯维奇的《肖邦故园》以清新雅致的笔触,新颖独特的构思,亲切平和的语调,深挚沉稳的情感,形象地描摹了肖邦的音乐,为读者展开了一次烛照心灵的音乐的探寻,从而彰显肖邦彪炳千秋的文化人格,也抒发了自己崇敬仰慕的纯真情怀。
  从内容上看,文章围绕着“故园—人—音乐”之间的关系展开,其中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故园与人的关系,阐述故园因人而恒常;二是音乐与“故园”的关系,说明音乐因“故园”而不朽,这里的“故园”已不再是实在的故园,它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故居”也不再是具体的小屋,而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连接波兰民族的凝聚力的符号,一个音乐拓荒者的桥头堡。
  为了达到这样的表达需要,文章开头一、二两段通过对比的手法向读者交代了故园的今昔变化。鲜明的反差对比,形象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沧海桑田的世事变幻面前,“物”的消解、消释、消亡固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能够积淀于人的记忆深处并被看作巨大精神财富的,必然具有某种文化人格的魅力、具有拨动人们感情之弦的强大力量,因而得以“复活”于人们的内心。故园的“复活”无疑是因为人,因为一个有着高尚精神的人物!朴素的叙述中饱含着作者对肖邦的崇敬和深情,但是作为阅读者来讲,要想深入地认识肖邦,仅仅停留在此处还是不够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