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探究性阅读习惯的养成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语文探究性阅读习惯的养成(原创)
江苏省南京市扬子一中 袁先兵 02557787799—94612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学好语文关键。好习惯不会凭空形成,要反复训练。大纲要求训练学生听说读写与坚持自学五个方面的习惯,其中以阅读的习惯训练难度大,费时多。阅读的习惯包括"默读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课文要仔仔细细读"的习惯,这些是学生必有的阅读习惯,我们语文教师应结合阅读教学反复训练。现在,探究性阅读作为一种正在“探究”阶段的新型阅读方式,要想真正深入下去,当然也存在着重培养探究性阅读习惯的问题,下面我就从六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经验,定有不成熟与疏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睹题猜读的习惯。即拿到一篇文章,看到文题后,不忙着翻看内容,而是闭目静思,设想该文由自己写会如何选材剪裁,如何设计"文路",采用哪些手法。再"读":带着读前的悬思猜想,细读全文,整体把握。最后反思:拿原来的猜想与原文对照,哪些地方不谋而合,哪些地方相左,哪些地方自己不得其解。对"不谋而合"处,稍作浏览即可,对"意见相左"处,探求正误,找到原因;对"不得其解"处,要舍得下工夫。另外还要琢磨选材、立意有何高下之分。学生若养成这种猜读习惯,就能克服那种蜻蜓点水,不求甚解的读书毛病,所读诗文,不仅能成为一面镜子,照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差距,而且能拓宽自己的思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我往往会在第一堂阅读课上做这样的训练:让学生睹题猜读,并在预习本上作出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