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说课稿3
- 资源简介:
约2750字。
《我的空中楼阁》(说课稿)
永年实验高中姜改香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散文《我的空中楼阁》。对于这篇文章我的看法如下:
一、 教材与学生特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1、《我的空中楼阁》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且本单元在文体上属于“抒情散文”,在主题上都兼备了“心灵栖息之地”的象征。这样的教材编排突出了“同单元之间篇目的对比”。也更加有利于“对比阅读”;且对比的结果使得单篇的特色也更加突出。这样于整体于单篇都是非常有利的。
2、此文作家李乐薇用“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色彩”对自己心爱的小屋进行精心的描摹。既写外观景物,又写内在精神。“情”与“景”浑然一体。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生活和独立的人格的追求和向往。这是一篇极具典型意义的抒情散文,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一课。(我准备用两课时完成教学)
(2)、学生特点分析: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趋向与发展。
高一学生在初中时也学习过不少散文,对散文有一定的基础,但谈到“审美与鉴赏”恐怕还不够!所以高中阶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让学生在纷繁芜杂的物质世界中触摸到“心灵和灵魂”处所,是高中散文教学主要目的。
当然,在分析鉴赏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操”,从而构建健全的人格。以实现美育与德育教育,这也是高中散文教学所致力的方向。
二、 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鉴于本课的以上特点,我把教学目标锁定在以下几点上。
(1)、德育目标:
当今社会物欲在急剧膨胀,精神在迷茫中逐渐萎缩,事物的两极正在日益的失去和谐与统一。受此影响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尤为值得关注。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我会利用好本课“象征精神家园”的“空中楼阁”来引导和熏陶学生,充分发挥散文的美育功能,使学生在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的启示的同时,进而构建健全人格。
(2)、知识目标:
1、理解和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进而培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