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创新导练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知识整理
- 资源简介:
约7500字。
高中语文必修一创新导练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知识整理
一、字词
1、 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跋涉(bá shè) 闲暇(xiá) 斑斓(lán) 狭隘(ài) 慰藉(jiè) 麻痹(bì)
钥(yào)匙 戕害(qiāng) 符箓(lù) 时髦(máo) 恢(huī)宏 木直中(zhòng)绳
槁暴(pù) 参省(xǐng) 骐骥(qí jì) 须臾(yú) 跬(kuǐ)步 舟楫(jí)
锲(qiè)而不舍 契(qì)约 强弩(nǔ) 君子生(xìng)非异也 镂(lòu)
句读(dòu) 官盛则近谀(yú) 郯子(tán) 老聃(dān) 蟠(pán)
以贻(yí)之 苌弘(cháng hóng) 真知灼(zhuó)见 卓(zhuó)越
出类拔萃(cuì) 炽(chì)热 疑窦(dòu) 器皿(mǐn) 谄(chǎn)媚
焚膏继晷(guǐ) 熟稔(rěn) 心无旁骛(wù) 城垣(yuán)
2、解释下列词语。
跋涉:爬山趟水,形容长途奔波。慰藉:安慰。戕害:伤害。
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不能自拔。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举一反三:比喻懂得一件事就可以类推出其他许多同类的事。
3、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再一次;"暴"通"曝",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輮使之然也:"輮"通"煣",火烤。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2)古今异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广博地学习,一般指学问广博精深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藏身,通常指托付或者把理想、感情、希望放在某人或者某事物
金石可镂:金属制品,黄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表结果的连词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一般的人,大众
古之学者必有师:求学的人,读书人有专门学问的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一定用不着,不需要
吾从而师之:跟从并且,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要学习,学制的初级阶段
(3)一词多义
1) 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
以为妙绝(到了极点)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
佛印绝类弥勒(非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2)强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大)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勉强)
3)假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4)望
吾跂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先达德隆望尊(名望)
适冬之望日前后(农历每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