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议论文写作惯常的“套子”
- 资源简介:
约3850字。
摆脱议论文写作惯常的“套子”
赵克明
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作文教学与训练已离其本真越来越远,正在风行“技术化”操作与“套路化”训练。如此一来,中学生的作文,尤其是议论文,没有作者的思想,而是异口同声的“思想套子”;没有创新的思维,而是统一模式的“思维套子”;没有新鲜独特的论据,而是习惯搬弄的“材料套子”;没有灵活多变的结构,而是一层不变的“结构套子”;没有鲜活有味的语言,而是一种腔调的“语言套子”。
怎样才能摆脱这些惯常的“套子”呢?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进行思想或思维“突围”。议论文写作是陈述和阐释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不是充当别人思想的传声筒,所以要摆脱那些现成的流行的似是而非的思想的影响,尽量不要再去求证那些已为人熟知且已成定理的观点。要让自己的思想走出世俗、矫情、虚假的歧途,要用自己新奇的眼睛去关注社会生活现象,要用自己真诚的心去思考具有存在意义的人生,要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去面对世态万象。擅长写作者就不落他人思想的窠臼,而善于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事物或问题,例如:古训说不要班门弄斧,而有人却看出弄斧班门是一种胆识与智慧;先圣说欲速则不达,而有人却看出在某种情况下速亦能达;人们常说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而有人却看出只有缩小自己的梦想往往才能达到大境界;常人说井底捞月是猴子愚蠢的表现,而有人却看出嘲笑猴子恰恰暴露出人类太“务实”,缺乏诗情画意的人生追求。以这样“有我”的思想写成的文章,自然就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具有启人心智的魅力,产生振聋发聩的力量。
摆脱思想或思维“套子”的最有效方法是以某一话题为原点,建立思维坐标,形成纵横、正反、因果等多向的坐标轴。比如以“‘5•12’四川汶川地震”为原点,建立起坐标系: ①这次地震破坏力极强,造成大量人员不幸遇难,毁坏了人们的家园,使多座城市成为废墟,使许多村庄成为瓦砾; ②这次地震造成山体滑坡,公路严重受阻,交通几乎瘫痪,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③这次地震造成工厂受损,企业被迫停产,经济损失惨重; ④这次地震损毁了文物设施,也严重影响了旅游业;⑤这次地震,校舍损毁严重,建筑质量遭到质疑; ⑥这次地震,更多地喊出“救人第一”的口号,“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思想得到空前的大普及;⑦这次地震,全民动员,抗震救灾,中华民族爆发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无比的生命力,释放了中华文化子民心底的情感力量;⑧这次地震,举国上下,共度时艰,显示千年巨人本性的善良、人道,关爱自己的民众,也不拒绝外界的爱心;⑨这次地震,一个个鲜活的镜头,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更加深刻地体验和理解了生命、人性、文化、伦理、道德和幸福生活,抗震救灾中所爆发出来的至善、大爱精神会不断加固、扩充、延伸,将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精神,一直活在广大人民心间;⑩这次地震,一些曾“令人担忧”的“垮掉的一代”(80后、90后新人)也投入到救灾之中,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我,消释了人们的忧虑……这样的思维坐标建立起来后,我们再通过分析、比较、筛选,就可以辨别出①——⑤只涉及事物的表面现象,是常人大都能够看得出的,认识比较肤浅,而⑥——⑩则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深刻的内涵,尤其是⑨⑩思考更有深度,更能体现出思考或思维的个性。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就实现了思想或思维的“突围”,犹如打开了无数条思维通道,自然会给写作点亮无数盏灯,写成的文章当然也就不会“异口同声”了。
打破选取论据的“定势”。论据对于议论文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用典型、新颖、生动的论据无疑会更能吸引读者关注你的观点,倾向于你的论述;而论据材料陈旧、老化,翻来覆去地炒“爱迪生”“屈原”“司马迁”,不厌其烦地倒腾“梅花香自苦寒来”“阳光总在风雨后”,总让人感觉腻烦,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