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曹操献刀》同步练习
- 资源简介:
约4430字。
《三国演义•曹操献刀》同步练习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 )
A.恣意(zì) 骁将(yāo)
惶遽(jù) 风驰电掣(zhì)
B.酒樽(zūn) 羸弱(yíng)
隐讳(huì) 面面相觑(qù)
C.思忖(cǔn) 剑鞘(qiào)
沽酒(gū) 飞扬跋扈(hù)
D.鞍辔(pèi) 逃窜(chuàn)
成皋(gāo) 鸿鹄之志(hú)
解析:A项“骁”应读“xiāo”,“掣”应读“chè”;B项“羸”应读“léi”;D项“窜”应读“cuàn”。
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震怒 振耳欲聋 骁将 美丽富饶
B.诞生 垂涎三尺 勉励 变本加励
C.墨水 默默无语 憔悴 焦急万分
D.起迄 迄今为止 脉博 奋勇拼搏
解析:A项“振耳欲聋”应为“震耳欲聋”;B项“变本加励”应为“变本加厉”;D项“起迄”应为“起讫”,“脉博”应为“脉搏”。
答案:C
3.选出对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当乘间图之(图谋,谋取)
虽死不恨(怨恨)
B.此吾所以哭也(表结果的连词)
今日老夫贱降(古人对自己生日的谦称)
C.此贼合死(应当)
直至后院中审究(审问,审讯)
D.被罪之人(蒙受,遭遇)
安肯干休(怎么)
解析:A项“恨”应为“遗憾”;B项“所以”应为“……的原因”;C项“审”应为“详细,周密”。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解析:A项“见”均为“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B项“为”,①表示动作偏指一方,②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后来称作宰相、丞相、相国;C项“为”均为“给,替”;D项“然”均为“认为……正确”。
答案:B
5.下列句子的句式和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乃骁骑校尉曹操也 B.孟德何为
C.将欲何往 D.今何为也
解析:A项是判断句,B、C、D三项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A
6.下列对人物形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罗贯中的笔下,曹操成了一代奸雄的代表,他既有奸诈的一面,又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他招纳贤才,善于听取意见,多谋善断,但又多疑、残忍、奸诈、自私,“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表现了他的极端利己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