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词三首》同步练习
- 资源简介:
约3740字。
《言情词三首》同步练习
一、课内诗词鉴赏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
蝶恋花
晏 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来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词的上片写整夜为相思苦恼。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主人公的情怀?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2)词的下片写翌日的登眺。试赏析“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两句诗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
参考答案:(1)主要运用拟人手法,烘托思妇(游子、作者亦可)苦怀。菊花笼罩着一片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秋凉了,双栖的燕子也飞走了。只有无情的月亮,没完没了地一直照到天亮。这种无端迁怒,更表现出主人公心中的烦懑。
(2)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但要寄信吧,水远山遥,竟不知伊人何处。彩笺写罢,又换尺素,表现了闺中人(游子、作者亦可)絮语叮咛的情意。这两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更加突出了主人公的无限悲慨。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青玉案
贺 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首词的末尾三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词人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词人的“闲愁”的?
参考答案:词人运用了“化虚为实”的艺术手法,把抽象的“闲情”描写得如此丰富、生动、形象、真切。“烟草”连天,是表示“闲情”的无处不在,是写“闲情”范围之广;“风絮”癫狂,是表示“闲情”纷繁杂乱,是写“闲情”数量之多;“梅雨”连绵,是表示“闲情”的难以穷尽,是写“闲情”持续时间之久。
二、课外诗词鉴赏
3.赏析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3)题。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