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A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9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2/25 14:07: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0题,约2950字。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A
  姓名 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成绩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3分,共15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嫌恶(è)     匿笑(nì)      妥当(tuǒ)     炫耀(xuàn)
  B、丫杈(chà)   寒颤(zhàn)    骸骨(hái)     匀称(yún)
  C、陛下(bì)    澄清(chéng)   分歧(zhī)     静谧(mì)
  D、瑟缩(sè)    霎时(shà)     踉跄(liàng)   女娲(wō)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呈报  头衔  澄清  静谧    B、纳凉  霎时  惊惶  瞭乱
  C、宽恕  笑柄  荡漾  贪婪    D、忙碌  祷告  妥当  柳絮
  3、下面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B、遥遥在望:指远处的东西在视线以内,可以望见。
  C、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D、造物主:人们都认为上帝创造万物,因此称上帝为“造物主””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徒生是丹麦童话作家,他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告诉我们:给别人带来幸福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得到幸福。
  B、寓言,文学体裁中的一种,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育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大多简短,具有故事情节。主人公可以是人, 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  
  C、《女娲造人》只是一个神话故事,是人们没有掌握科学知识前对人是怎样产生的的一种解释。
  D、《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文,字里行间流淌着爱的清泉,使我们深受感动。[]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古文填空
  (1)、徐喷以烟             ,作白之鹤观           ,为之怡然称快。
  (2)、乱花渐欲迷人眼,                         。
  2、文学常识填空
  (1)、《静夜》的作者          , 原名是                   。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