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福建省名校高三样本分析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17题,约12670字。
2011届福建省名校高三样本分析考试
语 文 试 卷
双十中学 编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 。 (屈原《离骚》)
(2) ▲ ,访风景于崇阿。 (王勃《滕王阁序》)
(3)州司临门, ▲ 。 (李密《陈情表》)
(4)一觞一咏, ▲ 。 (王羲之《兰亭集序》)
(5)舞幽壑之潜蛟, ▲ 。 (苏轼《赤壁赋》)
(6)西当太白有鸟道, ▲ 。 (李白《蜀道难》)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叶嘉,闲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
至嘉,少植节操。或劝之业武。曰:“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因而游见陆先生①,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方汉帝嗜阅经史时,建安人为谒者侍上,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曰:“吾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曰:“臣邑人叶嘉,风味恬淡,清白可爱,颇负其名,有济世之才,虽羽知犹未详也。”上惊,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遣诣京师。
天子见之,曰:“吾久饫②卿名,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因顾谓侍臣曰:“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嘉勃然吐气,曰:“臣山薮③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
少选间,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书》曰:‘启乃心,沃朕心。’嘉之谓也。”于是封嘉为钜合侯,位尚书。曰:“尚书,朕喉舌之任也。”
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若谏。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
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薾④思困,颇思嘉。因命召至,恩遇如故。
居一年,嘉告老,上曰:“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遂得爵其子。
赞曰: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天下叶氏虽夥,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语文试卷 第1页(共8页)】 •11- 01- 05C•
(选自《东坡全集•叶嘉传》,有删改)
[注]①陆先生:陆羽,唐朝人,著《茶经》,被后人称为“茶圣”。②饫(yù):饱食,这里引申为听闻。③山薮:深山密林。④薾(nǐ):疲困的样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武夷,悦之,遂家焉 家:安家
B.至嘉,少植节操 植:培养
C.或劝之业武 业:从事,以……为业
D.遂得爵其子 爵:爵位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叶嘉出身平民百姓,从布衣而成为被皇帝赏识的官员,这和他的品行有关。
B.苏轼为叶嘉作传,目的在于表达个人对高洁刚正、恬淡飘然的品格的追求。
C.苏轼塑造了一个面目像铁一样、禀性刚劲、令人清醒的人物形象。
D.苏轼通过对叶嘉一生的遭遇的叙述,劝诫人们应当功成身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因而游见陆先生,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4分)
(2)“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5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本诗描写了几种意象,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 ▲ ,它的特点是 ▲ 。(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根据名著内容填空(5分)
(1)《三国演义》“啖睛猛将虽能战,中箭先锋难久持”中的“啖睛猛将”是 ▲ (人名)。第96回中挥泪斩马谡的是孔明,断发赚曹休的是 ▲ (人名)。
(2)欧也妮18岁生日那天, ▲ 和格拉桑两家便争先恐后地来到葛朗台家,向欧也妮小姐祝寿。
(3)雷鸣上战场前,来到吴府,亲自把他和林佩瑶的初恋信物交给林佩瑶,这信物是一本破旧的《 ▲ 》和一朵枯萎的白玫瑰。
(4)“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美玉”就是 ▲ (人名)。
7.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不!我们两个都变了!”觉慧愤愤地说,“你有了你的爱情,我什么都失掉了。我们两个还可以分担什么呢?”他并不是故意说这样的话来伤害觉民的心,他不过随便发泄他的怒气。他觉得在他跟哥哥的中间隔着一个湿淋淋的尸体。
【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 •11- 01- 05C•
“中间隔着一个湿淋淋的尸体”指的是什么事?请简述这件事的始末。
(2)请简述《子夜》中吴荪甫最后惨败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