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案(共13课时)
- 资源简介:
约47570个字。
湖南省宁远县冷水镇中心学校
2011年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案
[课时] 第1课时
[复习内容] 整体感知文章
[复习目标]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准确概括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点和文章的中心,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指导策略]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可以是阅读材料的文化背景,写作意图,题目含义,中心思想,也可以是文章层次,人物形象以及写作技巧的归纳。具体地说,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粗知文章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致思路,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主要考点: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或段意;2、补写故事情节;3、分析题目含义;4、归纳文章中心。
解题方法:
一、文章内容概括或段意概括
1、抓“二主要”:抓住主要人物、主要情节,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抓住段落的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或段的结尾,也有在段的中间。一般说,段首中心句就是首括句、启下句;段尾的中心句,就是总括句。
采用摘要法,即把文章或段中有主次之分的几层意思,选取主要的,略去次要的。联合法,即文章或段中的几层意思是并列的,那就把几个意思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
二、根据文章内容补写故事情节
首先,看清题目要求和题目的提示,其次,概括故事情节的大意,第三,用简明的词语进行归纳。
三、归纳中心思想 根据文章的不同情况。
1、一类是把文章的中心思想直接告诉读者的,要抓住文中表明中心思想的话语,用适当的词语连贯起来,就是中心思想。这类文章中心思想的归纳,主要有以下方法。
(1)从分析文章标题入手。一些文章的标题就表明了中心思想。如《背影》。
(2)从分析文中的点题句、关键句入手。一篇文章的点题句、关键句,往往揭示了中心意思。点题句,有的开篇点题;关键句,记叙文中议论、抒情句常有画龙点睛之功效,有的是交待写作意图或时代背景等,对于准确归纳中心思想有重要作用。
2、另一类是没有直接写明中心思想的,需要读者分析概括。方法是:先把全文各段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立场、观点、感情等。
[中考例谈]
阅读《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马付才)(重庆市2006年中考)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