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ppt5
- 资源简介:
共30张,为校级公开课获奖课件,配有制作精美的导学案,有效的将课前预习、课上学习和课后复习三者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欢迎使用。导学案约1620字。
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导学案
课堂设计:步洪涛
一、作者简介:
萧红,原名( ),笔名悄吟、玲玲、田娣。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萧红和萧军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 、 、 、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另三位是 、 、 )中命运最为( )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
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
二、传记人物: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原名( ),浙江( )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赴日本留学,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小说《 》。1921年12月,他发表著名中篇小说《 》。1927年10月起定居上海。1930年,他发起组织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同年3月,发起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1932年,他与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等组织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6年10月19日病逝。
三、人物评价:
1、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 )是封建社会的圣人,( )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3页)
2、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