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小雷2011高考命题话题作文立意指导
- 资源简介:
约7010字。
邢小雷2011高考命题话题作文立意指导
阳城一中 邢小雷
【写作例话】
大家先来看一个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2007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怀想天空”,而当年的评分细则在“立意”方面是按如下要求赋分的。
①既写“怀想”,又把“天空”的实指或虚指等表现得比较理想的,最高可判60分。
②有“想”无“怀”,所写内容属于实或虚的“天空”的,最高可判53分。
③无“想”无“怀”,但所写内容仍是“天空”,最高可判48分。
④与“怀想”和“天空”均若即若离,最高可判45分。
⑤既不写“怀想”,也不写“天空”,最高不超过35分;其中文字表达特别差的,不超过10分。
——摘自《2007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由此可见:考场作文审题立意“一着不慎,满盘皆损,甚至皆输”!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考生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意念和情趣等。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以“帅”为喻,形象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
审题立意是作文的“第一关”,也是最困难、最重要的一关。有人形象地将文章的“立意”比做“囚笼里的鸟”,你尽可以“横冲直撞”,但却是“戴着镣铐跳舞”,同时,比做“森林里的狮子”,尽可仰天长啸,但只能在森林里。那么,怎样才能过好“立意”这一关呢?
赵令畤在《侯鲭录》中讲过:“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暗点头。”一篇作文要博得阅卷老师的“暗点头”,立意就一定要做到真实、新颖、高远、深刻!
一、立意要真实。“文以情生”,真情实感是是文章的血和肉,是文章的生命线。生活是情感产生的土壤,情感植根于生活。只有多面向社会,多关注生活,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体验生活,孕育情感,从而抒发自己的情感。
如:一考生写《脚印歪斜有我的人生》,文章写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想移来梁启超的博学、徐志摩的才情、泓一法师的智慧、余秋雨的豁达。可若是真的移植了这些人的思想才情智慧,“我”却有了一点恐惧,一丝茫然。文章接着写道:
我还是我吗?思想的获得需要生命去体验,需要阅历去滋润。我能有弘一人生过程中的悲喜与痛苦的思想斗争吗?我害怕了。移植他人的思想,却把自己放进箱里。不,决不!这样或许不能达到那些大师的化境,但它属于我,脚印歪斜但有我的人生。
此一番审视反思,再现了自己的真实感悟和真实想法,对“记忆移植”有了清醒与深邃的感悟:人生的路需要自己去走,思想的获得需要经过生命的体验和感悟。
二、立意要新颖。文贵有新意,意新则文新。“我思故我在”,唯有拒绝人云亦云,方可清新脱俗,吸引读者,表现出思维与人格的创新。欲使文章立意创新,也就要丰富发散思维。
如:以“柳”为题,可从不同的角度提炼迥异的立意:①柳垂大地,回报大地满腔情;②柳依依,飘向行人总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