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终极压轴上海卷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6题,约9130字。
2011年高考终极压轴上海卷(语文)
一 阅读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 题。(16 分)
⑴借着纪念京剧武生一代宗师盖叫天先生去世40 周年,上海京剧院近日发起名为“南英
北杰”的盖派经典剧目习演活动,将与观众久违了的盖派武戏《武松》和《白水 滩》、《一箭仇》、《七雄聚义》等重新推上舞台。
⑵昔日在京剧演出中独占半壁江山的武戏,因为诸多原因,逐渐被挤到了舞台边缘。武
戏衰落,曾让盖叫天的嫡孙张善麟灰心不已:“什么盖派、什么武戏,就让它躺在棺材里吧!”
而今,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10 多位武生演员齐聚一台,排演《武松》等盖派名剧,71 岁的他自然欣喜,但久藏内心的忧虑并未消除 。当7 出盖派武戏连续3 天在逸夫舞台集中上演之后,像《武松》这样的武戏大戏又将在观众眼前消失多久?
⑶时下的京剧界,热衷排演新编戏。各家国有的京剧院团,现在都已经没法靠自己的演
出收入来维持生计,于是纷纷转向新的“谋生方式”:排演新编戏、力争拿大奖,拿了奖便有“资本”,有了“资本”就可获得政府资助。奔着评奖去的新编戏,大多讲究“戏以载道”、“深刻内涵”,而那些注重在舞台上翻、扑、跌、打的武戏,难以承受“思想之重”。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直言:“京剧舞台上如今的新编戏,绝大多数是文戏,重文轻武的情况十分严重。”
⑷新编戏得奖,自然“荫及”主演新编戏的文戏演员。剧目获奖,同时为演员设置的各
类表演奖也纷至沓来。得过奖,文戏演员评职称、涨奖金,一切水到渠成。武戏演员呢?新
编戏里做不成主角,跑龙套吧。在这样的格局下,文戏和文戏演员是剧团的主角,武戏和武
戏演员似乎有点可有可无。
⑸有人说,时下的京剧舞台给传统戏留着空间,还是可以演武戏的。但圈内人都知道,
演《锁麟囊》这样的传统文戏,演员可以连演几个晚上。演武戏呢,扑腾完40 分钟一出折子戏,演员就累趴下了,更甭提全本《武松》这样的大戏。这回演2 个多小时的全本《武松》,
张善麟找来6 位武生演员“接力”演,才敢确保把戏顺利演完。
⑹其实,就算有人情愿“累趴下”,武戏的演出机会也不多。一般的青年武戏演员,一年
能轮上几回做主演?上海京剧院副院长张帆有些无奈地说:“恐怕不足10 次。”其余时间,他们给文戏演员跑龙套。武生名家奚中路为寻求演出机会,经常到温州等地搭班小剧团,在条件简陋的剧场里演。台上的英雄,在台下找不到用武之地,其苦涩滋味,非亲历不能尽知。
⑺无奈之下,张善麟的学生们一个个离开了京剧舞台,有的跑去影视剧组充当武行,虽
然还是跑龙套,辛苦依旧,但收入到底比留守京剧多了好几倍。看着自己中意的弟子远去的
身影,张善麟渐渐心灰意冷:“早年的梨园行还讲究‘江湖一点绝,莫对妻儿说’; 现在,只
要有人真心愿学盖派戏,我绝不保留。”可还有多少演员能静下心来跟他学武戏,又有多少人
肯忍受聚光灯总打不到自己身上的落寞呢?
⑻落寞如此,但武戏演员只要还有舞台梦想,武功就不能不练,一天都不能停。
⑼演武戏,讲究“闲时练、忙时演”。张善麟说,盖叫天常带他一起练功。清早扫地,就
得拉开武功架势,一会儿“雄鹰展翅”,一会儿“燕子抄水”……“拉山膀”时,一旦手没到
位,盖叫天的戒尺就落了下来,一遍遍地打,直到孙子一下到位,并且分毫不差。
⑽上海东湖路上盖家的院子,是盖叫天和儿孙们的练功地。张善麟说:“武戏演员就得常
跟‘洋灰地’亲密接触。在水泥地上练吊毛、倒僵尸,这身体才硬实。身体只有习惯了‘硬
碰硬’,上台开打时,动作才能干净利落,一抬腿、一招架、一个把式,才优美、帅气。”
⑾然而,这样的要求,如今的武戏演员已极少能做到了。张善麟告诉记者,盖叫天当年
教他们练“云手转身”时,右脚弯曲抬起,脚底朝上,这鞋底上要能放平一碗水——他感慨:
“这样的绝技,还有多少武戏演员肯下功夫去练?现在的武戏演员大多惜命,哪肯再像爷爷
那样玩命!”他曾试着让8 岁的孙子练练京剧武功,未必一定要继承祖上衣钵,但必定可以强
身健体。不想,他还没使上当年盖叫天对自己“打戏”的老招,孩子的妈妈已然出面拦阻:“这
样练功,孩子受不了,我们还是不学了吧。”张善麟叹口气,说:“学盖派,做京剧武生,确
实苦。爷爷盖叫天当年断腿再接、再演《武松》,现在有多少人肯吃这样的苦?特别是有多少
人肯让孩子吃这样的苦?”
⑿于是,京剧武戏里的好玩意,一样样遗落在了时光里。当然,也有人将之拾起,奉为
宝贝。当年陪着盖叫天练功的于占元,到香港开戏班,把盖派武功传授给了成龙、洪金宝等
徒弟,还为徒弟们创作了一出以打为主的戏《七小福》,后来,人们就用“七小福”称呼于占
元的这帮得意门生。当成龙、洪金宝等成长为一代打星,盖派武功也渗透在了银幕上。只是,
如今极少有人知道,成龙他们跟盖叫天、与京剧的武戏有着怎样的关联。
2011-2-25《文汇报•京剧武戏被挤到了舞台边缘》
1、京剧有四大行当,“武生”属于“生”行,请再写出其中的一个行当名称(1 分)
2、第⑵段划线句中,状语的表达作用是(3 分)
3、第⑶段“难以承受‘思想之重’”在文中的含义是(1 分)
4、下列对于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A、首段“借着”一词已隐约透露出现在京剧武戏的处境困难。
B、第⑶段划直线句,表明京剧界热衷新编戏是为了“获得政府资助”。
C、第⑺段“江湖一点绝,莫对妻儿说”是京剧武戏衰落的历史原因。
D、第⑿段盖派武戏某些“好玩意“经过传承、创新渗透在了银幕上。
5、第⑼、⑽段引用张善鳞话的用意是(3 分)
6、联系全文,分条概述“京剧武戏被挤到了舞台边缘”的原因 (5 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7 一12 题。(20 分)
山阴道上访徐渭
①绍兴,古称山阴。盛夏时节,三下江南,徜徉山阴道上,赏钟灵秀泽,沐淳朴风土,
荟萃人文,目不暇接。我为寻访一颗泣血之灵魂,参悟一个生命之真谛,冒雨直奔前观巷大
乘弄10 号的青藤书屋。
②山阴道上, 人们皆知身处闹市的三味书屋,却少有人知地处深巷的青藤书屋。青藤书
屋就像一坛深埋地窖之老酒,等待有缘的访客闻香而至。她是我国绘画史上蜚声江南的“青
藤画派”发源地,也是明代书画家、文学家徐渭的出生地和读书处。
③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别号青藤。其诗、文、书、画、曲涉猎之广,成就之高,前
追东坡。他开创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之风,扭转了花鸟画的地位,使花鸟画成为400 年来中
国画坛之主流品种。他的一生,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与穷困、疾病、癫狂、暴力、死亡相
伴。余秋雨所写的《青云谱随想》中说:在中国古代画家中,人生经历像徐渭这样凄厉的人
不多,即便有,也没有能力把它们幻化为一幅幅生命本体悲剧的色彩和线条。
④书屋规模偏小,不足两亩地,建筑风格不失江南特有之优雅灵秀气。有竹园一片,假
山一座,两室木格花窗平房,天井西面墙上挂有几株青藤,错节盘根,郁郁葱葱,长于顽石
间且常年苍翠,昭示着主人生前之倔强性格。步入正厅,迎面墙上有徐渭50 岁画像,槁项黄
馘的面庞显出深刻的怪异与倔强,与那个机敏诙谐、游戏风尘的20 岁秀才相去甚远。我注视
良久,脑中顿时浮现一连串数字:“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徐渭自题联),
出生百日便丧父,五次结婚,七年监禁,八次科举失败,八次自杀不死,九死一生。其生命
之顽强如身中200 多块弹片而不死的 “硬汉”海明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