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知识总结
- 资源简介:
约5700字。
粤教版必修四文言知识总结
《季氏将伐颛臾》
【古今异义】
1、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古:把…作为;今:认为)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古:有军事行动;今:有事请)
【一词多义】
1、过过犹不及(超过)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过于) 是谁之过与(名词,过错)
无乃尔是过与(动词,责备) 且尔言过矣(形容词,错误的) 过故人庄(动词,拜访)
2、是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名词,正确)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指示代词,这)
不知木兰是女郎(判断词) 无乃尔是过与(倒装的标志,助词) 唯利是图(倒装的标志,助词)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代词,这样)
3、夫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指示代词,那)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发语词)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指示代词,那)
【词类活用】
1.既来之,则安之(形容词的使动) 2.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动词的使动)
【特殊句式】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状语后置)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状语后置)
3、而谋动干戈于邦内(状语后置)
4、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
5、何以伐为?(宾语前置)
6、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
《寡人之于国也》
【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
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
【古今异义】
1、然而(古:这样(做)却…;今:可以,却) 2、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可以凭借;今:可以、能够)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供养活着的人;今:保养身体) 4、是亦走也(古:逃跑;今:步行)
5、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专指黄河;今:河流)
【一词多义】
1、于 寡人之于国也(对于) 移其民于河东(到)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 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和,跟,同)
2、以请以战喻(用) 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 树之以桑(用)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用)
3.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个)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多次) 数罟不入洿池(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计数)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天运)
4.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