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入学后学习心态的调整及自主学习的几种方法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740字。小升初衔接:新初一自主学习
2011小升初已经落幕,这批孩子将面临新初一的学习,由于孩子在小学教育阶段已经习惯了在家长和老师的监视下学习,所以刚刚升进初中时不可能马上适应自主学习、有独立意识,这就需要老师在学校进行辅导,家长在家里进行督促,共同帮助孩子尽快适应中学生活。
一、初中生不会自主学习的自身原因
1、小学到初中过渡不好
刚升入初中后,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必然会有许多不适应、不熟悉的地方,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诸如对功课增加的不适应,对老师教学方式改变的不适应,对学习方法改变的不适应等等。例如数学课由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实际上只需要学生抓住初中开头几课,就可以完成由小学的算术思想到代数思想的转变。但许多学生的思维依然停留在算术思维阶段。
我们必须看到小升初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是良好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养成时期,是为整个中学阶段打基础的时期。可现实状况却是多数学生在这一时期过渡得不够好。
2、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从调查情况看,多数学生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到学习动机对学习成败的影响和作用。有许多学生还暴露出小学那种对老师和家长有依赖性的特点,学习上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心态。这种适应小学老师讲多少学多少的填鸭式灌输式学习状态是初中阶段养成主动学习习惯的大敌。,
3、部分学生自信心蜕化
升入初中后,智商高低虽然在学习程度上仍然占有很大比例,但会学习还是不会学习已经成为决定学生成绩差异的砝码。
许多小学阶段习惯于听老师话的学生,有的也曾是班干部乃至学校大队干部的学生,由于缺少老师在学习方法上的指点,学习程度有了差距,成绩自然也就出现下滑,因此有些学生萎靡不振,再加上这个时候正好处于学生的青春期,面对家长的埋怨,还要面对中考的压力,所以孩子的自信心很容易蜕变成自卑和自弃。探究到以上导致初中生不会自主学习的自身原因后,家长的误导实际上是导致初中生不会也不想自主学习的重要外因,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孩子想自立自学自强也是难以做到的。那么家长的教育误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小学升入初中后必过的四个难关
小学升入初中后要有四个难关,进入初中,
首先面临的是学习内容的变化。在小学,学习科目少,学习任务不太重。进入中学,课程增多,学习任务加重。语文、数学、政治、外语、历史、地理、生物,一下子增加了好几门,而且难度增大,学科内容的普通常识性越来越少,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与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却越来越强,因此刚进中学的学生,既感到新鲜又感到不适应。
其次是学习方法的变化。随着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