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和恒星》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300字。
《宇宙和恒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知道恒星的不同发展阶段:红巨星、超巨星、中子星、白矮星、暗矮星和黑洞;(2)了解大质量恒星的演变过程。(3)知道宇宙膨胀的现象和证据。(4)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
2、 情感目标:树立科学的宇宙观,以及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知道恒星的不同发展阶段。
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
学情分析
学生在宇宙方面的基础知识是很缺乏的,教学过程中也很难找到直观的实验和真实的模型支持,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同时学生对未知的宇宙充满了好奇。这节课开始带领学生进入神秘的宇宙,为学生发展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学法点拨
学生在课前应阅读有关宇宙的书籍,如霍金的《果壳中的宇宙》和《时间简史》等,了解一些关于宇宙的信息,激发学生对探索宇宙的兴趣,同时为课堂的发言和提问做好准备。
学生通过交流了解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小组讨论,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是和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做好“气球膨胀和黑点运动”实验有助于学生对星系运动的正确理解,如果学生讨论后没有的结论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帮助学生建立假说——大爆炸宇宙论。
教前准备
一人一机学习环境,(黑马教学软件组织教学)。
《宇宙起源》网络课件一个,课前在网络教室的服务器上调试好。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网络协作式学习、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提出问题
1、教师通过多媒体回顾恒星的形成,展示各种各样的恒星。
在地球上遥望夜空,宇宙是恒星的世界。恒星诞生于太空中的星际尘埃(星云),恒星是在熊熊燃烧着的星球。一般来说,恒星的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大,只是由于距离地球太遥远的缘故,星光才显得那么微弱。恒星发光的能力有强有弱,恒星表面的温度也有高有低。一般说来,恒星表面的温度越低,它的光越偏红;温度越高,光则越偏蓝。
2、学生欣赏的过程中,课件出示问题。
(1)各种恒星诞生后,会发生变化吗?(以上是恒星不同演变阶段的实物照片。)
(2)图片中哪张是红巨星?它有什么特点?
(3)图片中的白矮星在哪里?为什么看不到?这说明它的亮度大还是小?
(4)图片是想象黑洞是个空洞吗?你能想象看不到它有原因吗?
(5)图片中哪张是超新星大爆炸?
3、学生讨论讲述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