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ppt113
- 资源简介:
共13张,含有学习目标、探究鉴赏,最大特色质疑设计。附有配套教案,约1880字。
《短歌行》教案
河北邢台一中 高一年级 马卫华
教学目标:
1. 理解把握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2. 了解本诗主要的抒情手法。
3. 学习本诗对今人的意义。
教学重点:
1. 通过鉴赏诗句,了解本诗所表达的感情。
2. 本诗所用的手法——用典,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探究,来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感情,以及抒情所用手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展示目标。
“There are a thousand Harmlet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这则谚语表明对于同一个对象,如果我们的视角不同,那么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曹操也是这样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人物。那么,大家眼中的曹操是个什么形象呢?请大家展示自己的作业——《我眼中的曹操》。(学生展示作业,老师点评。)
很多对曹操的负面的印象主要是受《三国演义》这部演义小说的影响。那么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就让我们借助曹操的作品来了解曹操的情怀吧!
曹操在官渡之战后统一了北方,之后,他又饮马长江决定与东吴的孙权一决雌雄,以期一统天下。某夜,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在长江之上设酒置乐宴请诸将与谋士。酒酣,他取来长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所歌即为《短歌行》。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短歌行》,了解诗人的情怀,了解诗人的形象,把握诗人抒情的手法,思考学习这首诗在现今对我们的意义。
二 指导诵读,整体感知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检查诗歌背诵情况。指点诵读方法,并范读,以期将学生领入诗人所营造的感情氛围中。(在朗诵前首先提示本次朗诵学生应做的工作。)
三 鉴赏诗歌所表达的感情以及采用的抒情手法。
讨论、探究。
1. 诗中哪个词最能概括全诗所表达的情感?
明确:“忧”。
2. 找出关于“忧”的诗句,并联系上下文,思考诗人为何而忧。
明确:“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联系上下文可知,诗人为生命短暂而忧。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联系上下文可知,诗人为贤士难求而忧。
将两者结合起来可知,曹操面对短暂的人生,并非为无法获得更多的享乐机会而忧,而是为功业未就而忧。
3.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从内容和手法的角度鉴赏(三2.)尚未鉴赏的诗句,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略作指点。
明确:“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采用用典的手法,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贤士的思慕之情。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前两句写鹿儿在原野上呦呦鸣叫,呼朋唤友来共享美味。后两句写主客欢宴的场景。这两句话出自《诗经》。而《诗经》最常用的手法为“赋比兴”。原诗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写出了主客欢宴的和谐场景。而这里则用了用典的手法,含蓄的表达了要以嘉宾之礼来招待来投奔自己的贤才的诚挚之意。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到底是实写还是虚写。学生讨论。最后落在不论实写还是虚写,都表达了诗人要诚待来投贤才的诚挚之意。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即景抒情,表现了那些尚未决定归宿的贤士的迷惘与彷徨。暗含有对这些尚处于犹豫阶段的贤士的诚挚的邀请。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运用典故,含蓄的表达了自己要像高山不辞细壤一样,大海不捐细流一样,招贤纳士之心永无止境。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运用典故,既表达了自己广招贤士之意,又表达了礼贤下士的诚挚之意,还表现了一统天下的阔达胸襟。表情达意,含蓄蕴藉,言简义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