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同步测试试卷汇编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修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31 9:56: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2
  • 下载点数: 8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8份。

  专题二 望月怀远 同步测试(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一、语段阅读
  (一)阅读《送魏万之京》,完成后面的1~2题。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首联、颔联哪两个词表达了季节怎样的特征?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时的什么情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微霜”、“鸿雁”点出了深秋时节送别时的萧瑟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时悲伤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二)阅读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完成3~4题。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3.“往来成古今”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往者成为古,来者成为今。三句说的是往者,第四句说的是来者。
  4.试分析尾联中“尚”字的表现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①羊祜距今已过四百年了,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山上,其中人事变迁、朝代更替,变化多么巨大!②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效力,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而自己却无所作为,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自然令人更加伤感。
  二、语言运用
  5.请参照第二节,在横线上补上恰当的诗句。(要求化用唐诗宋词,语意连贯,富有意蕴)
  我们从唐诗宋词的墨香中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从元曲羌笛的音韵中走来
  望着古道西风中摇响的风铃
  总也唤不回天涯孤旅的断肠人
  失伴的鸳鸯把六月哭成白雪皑皑!
  答案:举着盛满葡萄美酒的夜光杯 / 听边塞角声吹响
  ……
  专题二 燕歌行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同步测试(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一、语段阅读
  (一)阅读《燕歌行》中的一段,完成1~2题。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比手法;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士兵的矛盾,揭示了必败的原因,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领只知寻欢作乐,不思报国的行为的极度批判之情。
  2.“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一句中景色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诗句写了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的景象,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二)阅读《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的诗句,完成3~4题。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3.本诗是怎样写“风”和“寒”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写风首先从视觉写,“大如斗”,形容碎石之大。“石乱走”中的“乱”字生动形象地写出风力之猛,连那些大如斗的碎石都被刮得满地滚动。几句诗虽短,却把环境的险恶渲染得形象可感、淋漓尽致,足见行军的艰苦。再就是写风声,“轮台九月风夜吼”,一个“吼”字道出风声之大,又是在夜间,就更能渲染出可怕的气氛。写寒时运用了细节描写,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了冰。诗人抓住了马毛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反衬出将士不避艰险、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和勇
  ……
  专题三 梦游天姥吟留别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送友人 将进酒 同步测试(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一、语段阅读
  阅读《将进酒》完成后面的题目。
  将进酒
  李 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人生得意须尽欢径须沽取对君酌
  B.千金散尽还复来但愿长醉不复醒
  C.请君为我侧耳听主人何为言少钱
  D.将进酒,杯莫停呼儿将出换美酒
  解析:选D。请/拿。A.应当;B.再;C.介词,为了。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烹羊宰牛且为乐    且:暂且
  B.与君歌一曲歌   歌:唱歌
  C.径须沽取对君酌   取:拿取
  D.与尔同销万古愁   销:消除
  解析:选C。取,语气助词。
  3.对下面的诗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1)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A.可悲的是从高大厅堂的明镜里看到自己的头发已变白,早晨还像青丝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
  B.可叹那明镜里父母的头发已经变白,早晨还像青丝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
  C.可叹那明镜里父母的头发已经变白,早晨还是一根
  ……
  专题五 寄李儋元锡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同步测试(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一、语段阅读
  (一)阅读《寄李儋元锡》完成1~2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1.分析颔联所流露的诗人内心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多病使诗人想辞官归隐,但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其责,于国于民有愧,所以不能一走了之。诗人内心矛盾苦闷,进退两难,但志在有为,不甘窃位苟禄,乃是作者思想的主导因素。
  2.赏析“西楼望月几回圆”在全诗内容表达和结构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内容上:“西楼望月”写自己登高怀人,盼望友人来访。而“望月几回圆”又说明了自己盼友为时之久,心情之切。友情之深挚浑厚,溢于言表。
  结构上:全诗始于感叹分别,终于盼望团聚。首尾照应,浑然一体。
  (二)阅读韩愈、刘禹锡的两首诗,完成3~4题。
  (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甲)诗中“左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请概括(甲)诗首联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乙)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
  ……
  专题五 西塞山怀古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鄞弟妹 天上谣 同步测试(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一、语段阅读
  阅读《天上谣》,完成1~4题。
  天上谣
  李 贺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1.诗中画线处涉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是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弄玉、王子乔。
  2.结合李贺的身世,说说诗中所寄托的作者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一首游仙诗。诗人采用对比的手法,使天上闲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与人世间形成鲜明对照。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物象,诗人心怀壮志却生不逢时,宝贵的年
  ……
  专题六 长安晚秋 商山早行 同步测试(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一、语段阅读
  (一)阅读《长安晚秋》一诗,完成1~2题。
  长安晚秋
  赵 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1.“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描写了怎样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荷花,一朵朵红衣尽脱,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赋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于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那往日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仅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面对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傲然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