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清泉”材料作文升格示例——如何让论证更具说服力
- 资源简介:
约2600字。
“心有清泉”材料作文升格示例——如何让论证更具说服力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东山魁夷说过:“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烦乱生活,遮蔽了它的声音。当你夜半突然醒来,你会从心灵的深处,听到幽然的鸣声。那正是潺渡的泉水啊!”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它洗涤着你的灵魂,滋润着你的生命。只因为日常生活的琐碎纷杂才掩蔽了它的环佩妙音,朦胧了它的晶莹碧透。
但世上没有永远的侥幸让你沾沾自喜,也没有永恒的不幸让你痛不欲生。枯叶飘零,老树藤缠,泥沙俱下的日子,萧瑟中,沿着生命的脉络,找寻心灵的栖居。凝露成溪,神聚沙塔,风雨如磐的岁月,轮回里,汇成心中的清泉,荡涤凡尘的蕴积。但愿热爱生活的人,都能找到心中竹那股泉水,为春天献一丝新绿,为夏天献出一片绿荫,为秋天渲染一片金黄,为冬天献出一颗生命。
结合上述材料,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病文展示
心有清泉
●于磊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心有一盏明灯,便不会迷路,便可拒绝黑暗和苦涩。心有一汪清泉,将会洗涤你的灵魂。滋润你的生命。【运用类比手法,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但开头所引用的诗句,用在此处不妥。】
“泉”是古诗文中极富韵致的意象。漫步在唐诗宋词明清小品里,耳畔不时传来涓涓的泉声,眼前晃动的是一溪甘洌鲜洁的清泉。以及观泉、听泉的身影,还有苔痕、鸟影、梅枝,以及月光、清风、松色。【此段描写得唯美、恬静,可文采斐然的背后却有着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后半部分对“泉”意象的分析有点脱节,呈现出一种词不达意的效果。】
东山魁夷说“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好,失也好,最要紧的是心间不能没有一泓清泉。心泉是尘世间最纯净的东西。从古至今,它不间断地奔流着,阅尽生死荣枯,它何曾因风霜雨雪而萎缩移易,又何曾因宠辱得失而灰颓沉湎?心中有泉的人才能甘于清贫、甘于寂寞,才能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才能忘我地创造。心中有泉的人,一生都在浇灌真善美之花,他们为人类留下了一道道可贵的精神清泉——屈原字字珠玑的楚辞,李白气概奇伟的诗歌,苏轼奔放的词文,还有司马迁的传记,黑格尔的哲学,莎士比亚的戏剧,贝多芬的钢琴曲,凡•高的绘画……这些精神的清泉赋予人类文明、尊严与崇高。也有一些心中有“圣泉”的人,以其化育万物的慈爱熔铸着一种属于整个人类的精神,比,如孔子,比如释迦牟尼……【此段选用了大量事例来论证,排比句式的论证显得整饬而统一,但美中不足的是该段后半部分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名人的素材,缺乏感染力。】
人生是天空,有太多的云卷云舒;人生是海洋,有太多的浪起浪散;人生是立交桥,有太多的车来车往……繁华的城市里,我们在不停地奔波着、忙碌着,明天的时间今天用,今天的事情昨天做。于是,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精神越来越紧张,以致健康丧失,心灵蒙尘。而快乐,只是“国王的新衣”。该如何摆脱心灵的羁绊,清扫心灵的尘埃?【这段文字的前半部分似乎游离了主题,缺少事实论据作为依托,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
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等凡俗之人,当用淡泊宁静的心怀澄清心泉,用心泉冲刷横流竖淌的人欲物欲。用心泉涤尽如尘的烦扰。【欲望并不是万恶之源,作者的论证有点偏激。】正如古诗所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冗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心有清泉,才能洗涤灵魂的污浊;心有清泉,才能解脱生命的烦恼;心有清泉,才能滋润你枯萎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