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高三“二统”考场作文佳作赏析
- 资源简介:
约6270字。
孝感市高三“二统”考场作文佳作赏析
安陆市第二高级中学 李亚洲
【文题呈现】
请以“路在脚下”为题写一篇作文。(60分)(湖北省孝感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试题)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字数不少于800字。
【试题评析】
本次二统考试作文题沿用了一统考试命题的套路,继续命题作文呈现,与2011年湖北高考作文命题保持了一致。从作文题类型看,本题属于人生类话题命题作文,这类作文题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对学生社会人生、心灵世界的体验和思考。从整体上看,文题有如下特点:
一、简洁性。文题用语很简洁,一句话而已(除要求外),没有具体的“引导语”或“阐释语”。这些围绕文题而设制的提示性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考生理解题旨,体现了命题者的人文关怀,但“形象大于思想”,这些提示有时又会束缚考生的思维。一统和二统考试的作文题,命题者都没有设制这些提示性内容,让考生自己去思考,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二、人文性。文题反映了高中语文新课程倡导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对考生的人文精神的考查,已经成为课改以来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积极方向。这一积极方向昭示着高中作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技授法的狭隘区域,而要扩展到奠定精神底蕴、提升人格品位的方面,即将做人与作文统一起来。“路在脚下”文题本身不算新颖,其旨在引导考生要脚踏实地做事,脚踏实地地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不但是要考生作文,更是要让考生学会做人。作文构思的过程,也是考生思想接受一次洗礼的过程。
三、隐喻性。明言此物而暗喻彼物,由喻体引发无限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喻体是具象的,本体是抽象的,如果说喻体为一,那么本体为十百千。这样的作文题实际上考查学生解读、解说喻体与本体关系的心智和语言表达能力。“路有脚下”,命题本意不在于让考生写具体的水泥路、柏油路、乡间土路等在脚下,而在于让考生联想到抽象的人生之路、心灵之路等在脚下,从而写出有一定生活体验、生命感悟的文章来。如此,文章才有深度,才能深刻。
【审题指导】
文题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路在脚下,道出了路是人开创出来的道理,对人的开拓、创新意识的一个形象的比喻。唐僧西天取经,历经千辛万苦,但他矢志不渝,双脚终于走出一条通往成功彼岸的路。这可谓是“路在脚下”的事例典范。
审题时,我们先须关注“路”字。世上的“路”数不清:有形的,无形的;顺利的,艰辛的;成功的,失败的……山间,蜿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