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说课稿
- 资源简介:
约3720字。
《荷花淀》说课稿
淄博市临淄区第三中学 王晓燕
教学目标:
1、品味人物对话的语言,领会水生嫂及其他荷花淀妇女的形象。
2、赏析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3、了解白洋淀人民抗日斗争中的生活,学习他们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景物描写与人物对话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准确运用语言刻画人物。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凄惨,战争总是充满了血腥味。读了孙犁的《荷花淀》后,他笔下的战争是什么样的?《荷花淀》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没有炮火,没有血流成河,有的是优美的景色。
生:除了景美,人也很美。
生:还感受到一种人情的美。
生:文中的人物语言很有特点。
很好,同学们从小说中读出了景美、人美、人情美、语言的美。单是一个“美
字大家就已经抓住了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在。作家孙犁终生追求的就是生活中“美的极致”,善于挖掘人的心灵美,力图以真善美去自然抗击邪恶。这也恰是我们每个人所应该追求的。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高一学生第一次接触小说,应了解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我们先从小说的情节开始。
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水生嫂的角度用4----7个字为三个生活片段拟写标题。(三个部分以隔行为提示)
(4人一小组,互相展示自己的标题,互相补充、修改)
请两位同学黑板学生展示: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送夫参军、探夫遇敌、助夫杀敌
师:这样概括是否准确?
生:从让主要人物一致的角度考虑。“送夫参军”要好一些。也突出了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应该是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青年妇女。
师:说得好。同学们概括也比较简练。我还有疑问,“助夫杀敌”仅概括出了“探夫遇敌”之后的结果,这之后的情节难道是可有可无?是否可以删掉?
生:不能删,主人公是这群妇女们,最后总有一个交代吧!
师:是呀,助夫杀敌后的妇女间的对话,正好展现了青年妇女们的思想成长过程,连一向思想落后的妇女都已觉醒,成立队伍,参加了战斗,表明在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已经迅速壮大,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日可待。这一部分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是不能那个删掉的。我们可以加一个标题“参加战斗”,这样情节是否完整多了?
三、深入探究,细心揣摩
(一)分析景物描写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本,勾画出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描写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