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安徽高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6/2 18:43: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6990字。

  安徽第一卷•2012年安徽高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园名、对联的美学意蕴
  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和中国绘画一样,都注重把命题、题咏与景物的安排结合在一起。作为园林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些通过门额、牌匾、石刻等形式展示出来的园名和景名,不仅恰到好处地起到了点题和深化意境的作用,使园林生出许多情趣,变得更加富有生命力,而且园名本身也状物写景、抒怀言志,或富含深奥哲理,或充满诗情画意,或含蓄蕴藉,或画龙点睛,使人在吟赏玩味之余,启迪智慧,增添游兴,获得审美的愉悦和享受。
  其实,园名最初只是一个符号标志,便于人们称呼而已,所以常以地名或人名代替。如西晋的石崇在河南金谷涧的别墅叫金谷园,唐代王维的辋川别业和白居易的庐山草堂,都是这样命名的。也有用园主人的姓氏、官职来命名的,如董氏东园、沈尚书园等。与此相对的则是以义命名,如宋代司马光在洛阳筑园,取名“独乐”,有独善其身之意。
  中国古典园林后来的命名,或出自典籍,或出自文人诗赋,或取汉字的谐音,都是为了表达园主人对前代名士的仰慕、归隐林下的志向等,突出了园林的主题思想及主旨情趣,同时引领游人的审美体验,去领悟感性风景所蕴藏的深厚内涵。江苏吴江同里镇的退思园,本是清朝末年兵备道任兰生遭弹劾罢官还乡后所建,园名“退思”,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有退而思过之意。
  除以标题式的园名体现造园家的主观情绪和统领全园的创造风格之外,中国古典园林中局部景点的命名往往是景随名出。比如徜徉于苏州留院,在“涵碧山房”赏青山绿水,在“闻木樨香轩”闻桂花飘香(桂花别名木樨),在“清风池馆”沐浴明月清风,在“ 壕濮亭”观鸟兽禽鱼……移步之间,一个个景点便随名而出。名称和周围景色浑然一体,将游客带入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之中。这些和谐有序的安排,大大增添了园林的整体美感。
  中国古典园林和局部景点的命名,最重要的作用是引发游人的形象思维,从而由物境进入审美的境界。高度凝练、概括而又深邃的园林命名,总是以其丰富隽永的美学蕴含,引领游客进入造园家所极力表现的艺术境界之中,去领略那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并获得美的享受。
  对联是中国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被大量地运用于园林之中。这些对联既能造成古朴、典雅的气氛,又起着烘托园景主题的作用,给以综合审美为特征的中国古典园林增添了一道耐人寻味的文化风景线。而且对联文辞之隽永,书法之美妙,常常令人一唱三叹,徘徊不已,这对游人来说无疑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在济南大明湖的北岸,铁公祠西圆门两侧镶嵌着一幅名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是由清代诗人刘凤诰吟咏,大书法家铁保书写,被人刻在条石上的。济南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花,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这副对联正是它风景的最好写照,而且对仗工稳,平仄协调,两百多年来一直被人传诵。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对联,虽仅片言只语,却意蕴隽永,对园林景观起着烘云托月、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对联有的富有哲理,发人深思;有的抒发情怀,令人神往;有的切合主题,启人心智。它们成为园林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之所在。
  (节选自杜道明:《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色》)
  1.从原文看,下列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园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典园林的园名丰富多样,包括门额、牌匾、石刻、对联、绘画等,文化意蕴深厚。
  B.中国古典园林的园名往往以标题的方式点出营造者的审美追求,点出园林的整体风格。
  C.中国古典园林的园名本身往往就具有文学内涵和审美价值,能使观者获得审美的快乐。
  D.中国古典园林的园名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最初只是符号标志,并没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2.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典园林园名的命取方式由地名、人名走向以义命名,体现了中国人在审美意识方面的追求。
  B.中国古典园林中局部景点的名称,往往与周围园景互相搭配,浑然一体,增添了园林的整体美感。
  C.中国古典园林有综合审美的特征,注重将命题、题咏与景物安排在一起,对联是其中的重要元素。
  D.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景物名称在对联的烘托之下,更加彰显了它的其文辞美、书法美以及意蕴美。
  3.怎样理解“中国古典园林中局部景点的命名往往是景随名出”中“景随名出”的含义和作用?(3分)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恽,字子幼,以兄忠任为郎,补常侍骑,恽母,司马迁女也。恽始读外祖《太史公记》,颇为《春秋》。以材能称。好交英俊诸儒,名显朝廷,擢为左曹。霍氏谋反,恽先闻知,因侍中金安上以闻,召见言状。霍氏伏诛,恽等五人皆封,恽为平通侯,迁中郎将。
  郎官故事,令郎出钱市财用,给文书,乃得出,名曰“山郎”。其豪富郎,日出游戏,或行钱得善部。货赂流行,传相仿效。恽为中郎将,罢山郎,移长度①大司农,以给财用。其疾病休谒洗沐,皆以法令从事。郎、谒者有罪过,辄奏免,荐举其高弟有行能者,至郡守、九卿。郎官化之,莫不自厉,绝货赂之端。令行禁止,宫殿之内翕然同声。由是擢为诸吏光禄勋,亲近用事。
  恽居殿中,廉洁无私,郎官称公平。然恽伐其行治,又性刻害,好发人阴伏,同位有忤己者,必欲害之,以其能高人。由是多怨于朝廷,与太仆戴长乐相失,卒以是败。
  恽既失爵位,家居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岁余,其友人安定太守西河孙会宗,与恽书谏戒之,为言大臣废退,当阖门惶惧,为可怜之意,不当治产业,通宾客,有称誉。恽宰相子,少显朝廷,一朝以暗昧语言见废,内怀不服,为报会宗书。
  恽兄子安平侯谭为典属国,谓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