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修改病句教案1
- 资源简介:
约7150个字。
修改病句
一、学习目标
熟悉病句的基本类型,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二、学习过程
(一)课前导学
指出下列句子的不当之处,并修改。
1、三个学校的领导都到教育局汇报工作。
可改为“学校的三个领导都到教育局汇报工作”。
2、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忌”或“不可”去其一
(二)课中学习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对考生来说,一方面要能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常见的病句类型
1、搭配不当
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例如:
(1)童年的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真情。(主宾搭配不当,回忆是真情)
(2)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动宾搭配不当,“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3)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也”改为“就”。)
2、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宾语和缺必要的修饰限制语。例如:
(1)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缺主语,多用了介词或介宾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应去掉“通过”。)
(2)他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3)早年的优裕生活养成了他从小不爱劳动。(缺宾语,在“劳动”后加上“的习惯”)
(4)细菌是有害的。(缺必要的限制语,应加上“有些”)
3、重复多余
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的成分。常见的情况有:第一,语法成分重复;第二,语意堆砌。例如:
(1)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截止日期和最后一天语意重复,删除一个)
(2)走近美丽的丹阳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停下脚步和驻足意思重复,删除一个)。
4、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语意、语言结构等灵活分析。常见的情况有: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不符合语言习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如:
(1)报告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
(2)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生产的棉花”)
(3)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都同他热情的交谈。(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的同他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