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文悟道,春风化雨
——浅谈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渗透
大沥大圃中学 陈怡
摘 要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性优势。纵观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确是“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着;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男女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天地动容的激愤、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喜悦、无名的烦愁……,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中学其他学科所难以企及的。
关键词:中学阶段 语文学科 德育渗透
中学阶段是人生中最关键而有最富有特色的时期,是黄金时代的开端。与小学时期相比,这是一个急剧变化、丰富多彩的阶段,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一方面,他们不像过去那样幼稚,对科学、社会、生活已具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知识和经验,思考问题已不那么单纯、直觉,而是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又毕竟是初涉人生,经验不足,见识有限,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不够全面,易走极端。心理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作“精神断乳期”或“心理断乳期”,也有人把这一时期看作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风暴期”、人生的“危险期”或“事故多发地段”。作为班主任,抓好这一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阶段与时机,把学生的个性引向健康发展的方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一门学科。“文学即人学”,语文学科最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情操、意志、品性、爱好、禀赋、性格、才能、气质等方面的丰富内容,最具有的深厚蕴藉的鲜明人文特征与深厚感召力。身为语文教师的班主任,更应该抓住语文学科“文以载道”、“文道统一” 这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提高语文水平的同时,学会认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和自然、社会等客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