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1/12 16:29:4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0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240字。

  一、首先分析历史事实在教材中的地位
   西安事变是在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和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背景下发生的,它的发生显示了中国人民团结御侮的强烈愿望。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和平,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因此西安事变不仅在这一课,而且在第四章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依据课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
  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平解决及意义。
  三、结合学情整合教材确定教学教法
  教学教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四、设计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兵谏亭》图片,利用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师: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为了缓和两岸关系,再次易名为“兵谏亭”。西安事变是怎么回事?请同学阅读课文了解。
  (二)、学习与探究
   1、请学生简单介绍西安事变:时间地点人物经过。
  2、教师出示
  背景资料: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继续向华北进犯,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2)1935共产党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
  (3)1935年12月9日中共在北平举行了大规模的大学生示威游行,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获得全国民众积极响应,全国人民抗日热情高涨,给实行“攘外必先安内”,“不抵抗政策”的国民政府巨大压力。
  (4)中共确立抗日统一战线政策1935年12月17日,中国共产党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6年2月,中共宣布开始东征抗日。
  (5)1936年10月29日,张学良飞抵洛阳为蒋中正祝寿,劝蒋联共抗日,遭蒋拒绝。蒋介石坚决拒绝其北上抗日的主张,强令其剿共,否则就把他的部队撤离到东边去。
  11月27日,张学良上书蒋中正,请缨抗战,遭蒋拒绝。
  12月4日,蒋中正由洛阳到抵西安,立即调三十万中央军嫡系部队“进剿”红军。张学良与杨虎城再次进谏,遭蒋拒绝。蒋向张学良、杨虎城表示:要么进兵,要么将东北军、十七路军分调福建、安徽。
  12月7日,张学良到华清池见蒋中正,再三苦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遭蒋拒绝。
  12月9日  张学良找到蒋介石,再次劝蒋抗日,并要求蒋放过学生,但是蒋介石怒称:“对这批学生,除了拿机关枪打以外,是没有办法的”,张听后大怒,反问道:“机关枪不打日本人反而去打爱国学生?”张蒋再次大吵,盛怒下的张学良于当晚决定兵谏。
  活动一:分组讨论(1)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发动西安事变?
             (2)目的何在?(逼蒋介石联共抗日)学生自主解决。
  教师概括:学生在阅读史料和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了结论。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历史材料获得信息的能力及论从史出的学习习惯。
  3教师出示西安事变故址《五间厅》、《兵谏亭》图片并生动讲解整体感知历史。 
  4教师介绍西安事变后的复杂形式:,
  (1)、日本: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2)、南京国民政府: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在日本支持下,主张讨伐张学良杨虎城企图将蒋介石置于死地,取而代之。宋美玲,宋子文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3)、中国共产党:估计事变发展的两种前途
  < 1 > 、爆发大规划内战,不利于人民抗战,而有利于日本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 2 >、和平解决,停止内战,使抗日民族战线迅速建立起来,有利于全国人民团结抗日。
  活动二:分组讨论如何处置蒋介石?杀还是放?
        教师小结: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不安。中共为了民族利益,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调停。宋美龄劝蒋介石:“宁抗日,勿死敌手”。在中共和宋美龄努力之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5、西安事变的结果、12月24日,蒋中正接受六项协议。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利。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放蒋
  12月26日,蒋中正抵达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6、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教师讲解帮助明确其历史作用 
  由于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十年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动了全民的抗日战争,并坚持八年直至胜利。  
  周恩来对张学良的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张学良自我评价:
  张学良自我评价在事变之后几十年间,张学良一直坚持:“作为一个军人,我是应该被枪毙;但是依我的良心,我没有做错!
  教师总结: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在中国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以满腔的爱国热忱、以自由与生命为代价,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必将启迪后人,激励来者。愿爱国主义精神薪火相传,民族英雄永垂青史! 
  7、活动三:学生介绍西安事变培养讲述历史时间的能力
  (三)练习填空:学生明确从时间、人物地点结果等几方面掌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