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虚实相生ppt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高考复习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98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2/6 10:42:4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26张,教案约5040字。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虚实结合(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古诗歌中虚景与实景的概念;
  2、能力目标: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正确运用诗歌表达技巧中的“虚实结合”的鉴赏术语规范答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主动总结规律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古诗歌中虚景与实景的概念,正确运用诗歌表达技巧中的“虚实结合”的鉴赏术语规范答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看一幅画,齐白石老先生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这幅画中只有蝌蚪,你们说说它符合画题的要求吗?
  (符合,因为随着泉水的流淌,时间的流逝,小蝌蚪会变成青蛙,到时候就可以听到十里外泉水里的蛙声了)
  同学们说的很好,我们看到的蝌蚪是实景,而蛙声确是我们想像出来的,是虚的。在鉴赏这幅画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虚实相生的手法。
  的确,在音乐和美术作品中,我们往往会使用虚实相生的技法。同样,我们中国古典的诗词也经常用到这种手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诗词鉴赏中的虚实相生。
  二、初步体验
  1、有备而来:
  回顾: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类题型答题步骤:
  ①、说明是什么技巧。
  ②、结合诗歌分析技巧。
  ③、表达了什么感情。
  2、 步步深入。
  诗中的实: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诗中的虚:看不见摸不着,虚象。是诗人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
  3、 小战热身:找出下列诗词中的虚和实:
  ①、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虚)
  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虚)
  ③、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虚)
  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虚)
  ⑤、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实)念去去千时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虚)
  ⑥、飞流直下三千尺,(实)疑是银河落九天。(虚)
  ◆小结1:诗中的虚有哪几种类型?
  ①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②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 
  ③回忆:已逝之景之境 
  ④联想:由此及彼,从对方的角度写
  三、链接课本,总结规律。
  比较这两首词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运用有何区别,分别有何作用?
  例1:读柳永的《雨霖铃》,试分析诗歌中的虚实手法。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