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练习题
- 资源简介:
约11070字。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练习题
《儒道互补》练习: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B )
A.曲肱(gōng) 社稷(jì) 稽首(jī) 鲜克有终(xiǎn)
B.熊蹯(fán) 弑君(shì) 信禀(bǐng) 上下相蒙(mēng)
C.衮职(gǔn) 嗾使(sǒu) 忿懥(zhì) 观其辟丸(pì)
D.孝悌(dì) 舟舆(yú) 布橐(tuó) 靡不有初(mǐ)
解析:A稽首(qǐ) C辟(bì) D悌(tì)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A.①盍各言尔志?(盍:何不) ②曲肱而枕之(肱:胳膊)
B.①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 ②受国之垢,是谓之耻(垢:耻辱)
C.①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偏爱) ②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即:虽然)
D.①愚人无智,空口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爽:爽口)
②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适合,符合)
解析:爽,败坏。
3.下列各句和“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中词类活用方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D)
A.既来之,则安之 B.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C.何以利吾国? D.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解析:死,为动用法。
4.下面各句,从句子类型看,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D)
A.何以利吾国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何功之有哉 D.又比见人来奏事者
解析:定语后置。
三、翻译下面语句。
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要吃过,居住不要追求安稳,对什么事情要反应敏捷但是要少说话。向有道德的人看齐,这样就算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6、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主。正言若反。
译: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超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小之所以能胜强,柔之所以能胜强,天下没有人不懂,就是没有人肯去做。因此,“圣人”说:承担国家的屈辱,,才算是国家的君主;承担国家的灾祸,才算是天下的君主。正面的话听起来恰像是反语。
《晋灵公不君》练习: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公患之,使锄(chú)麑(ní)贼之 贼:刺杀
B、宣子骤谏,公患之。 骤:急骤,强烈的意思。
C、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入:纳,指被接纳。
D、秋九月,晋候钦赵盾酒…… 饮:给……喝
解析:多次。
2、下列四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