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素材挖掘与写作运用
- 资源简介:
约2860字。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素材挖掘与写作运用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素材挖掘:
【素材清单】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叙事散文,作者梁实秋先生对梁启超的敬仰、欣赏、赞美之情通过“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和“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等表现出来,体现出他的人格魅力。
【写作素材】
1、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2、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说梁任公“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 ”,但作者在描述梁任公先生演讲时又分明表现出梁任公先生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情怀。这说明此时的梁任公先生的爱国情怀已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深埋心间,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了。
4、有忧国者,有爱国者。爱国者语忧国者曰:汝曷为好言国民之所短?曰:吾惟忧之之故。忧国者语爱国者曰:汝曷为好言国民之所长?曰:吾惟爱之之故。忧国之言,使人作愤激之气,爱国之言,使人厉进取之心,此其所长也;忧国之言,使人堕颓放之志,爱国之言,使人生保守之思,此其所短也。朱子曰:“教学者如扶醉人,扶得东来西又倒。”用之不得其当,虽善言亦足以误天下。为报馆主笔者,于此中消息,不可不留意焉。
今天下之可忧者,莫中国若;天下之可爱者,亦莫中国若。吾愈益忧之,则愈益爱之;愈益爱之,则愈益忧之。既欲哭之,又欲歌之。吾哭矣,谁欤踊者?吾歌矣,谁欤和者?
日本青年有问任公者曰:支那人皆视欧人如蛇蝎,虽有识之士亦不免,虽公亦不免,何也?任公曰:视欧人如蛇蝎者,惟昔为然耳。今则反是,视欧人如神明,崇之拜之,献媚之,乞怜之,若是者,比比皆然,而号称有识之士者益甚。
昔惟人人以为蛇蝎,吾故不敢不言其可爱;今惟人人以为神明,吾故不敢不言其可嫉。若语其实,则欧人非神明、非蛇蝎,亦神明、亦蛇蝎,即神明、即蛇蝎。虽然,此不过就客观的言之耳。若自主观的言之,则我中国苟能自立也,神明将奈何?蛇蝎又将奈何?苟不能自立也,非神明将奈何?非蛇蝎又将奈何?(梁启超《忧国与爱国》)
【素材激活】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梁启超在这一点上堪称后学者的榜样。梁在戊戌变法期间,基本上还是康有为思想的鼓吹者。但流亡日本,特别是接触孙中山之后,他逐渐由保皇变为激进,成为改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