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指要与古诗词鉴赏练习》教案
- 资源简介:
约4470个字。
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年级 初三 学科 语文
课题名称 古诗词鉴赏指要与古诗词鉴赏练习 课型 讲授、练习、讲评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古诗词鉴赏的要点和答题思路。
2、通过古诗词赏析练习学习运用。
教学重点 1、古诗词鉴赏中词语作用的分析;
2、古诗词中的意象与思想感情的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从古诗词中的关键词句和意象把握古诗词的情感。
课题内容讲解
一、课题导入
“推敲”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你知道与其相关的故事吗?(若知道,学生口述给老师听;若不知道,老师讲述)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不知是“敲”还是“推”好。嘴里就边推敲边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古人作诗,对词句的锤炼是如此重视,为什么要这样呢?这是因为古诗文句字数有严格的限制,诗人要用有限的字词,充分准确地表现诗人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和探讨古诗中的字词使用的表达效果,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诗歌意象和思想感情。
二、古诗词鉴赏题的地位和特点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赏析的内容之一,也是近年来中考语文的常考题型。这类考题的一般特点是:
一、所选古诗词课外为主,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诗及咏史诗;
二、考察的内容较多是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
三、题型已由客观题转向了主观题,多了一些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
三、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要做好此类题目,一是要从整体上把握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二是要从关键字词上进行分析鉴赏。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对古诗词鉴赏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宏观上把握诗词,一是思想感情,二是表达技巧。
1.如何把握思想感情
古诗词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全诗或全词的情感基调,它是对诗词进行整体鉴赏和词句鉴赏的基础。准确的把握了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才能在具体鉴赏时有的放矢,有正确的方向。古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1)“大感情”,即超越个人喜怒哀乐的情感,一般又可分为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