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9
- 资源简介:
约2130个字。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学生课前准备:
一、搜集作者舒婷的资料,代表作品
二、初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三、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掌握词的意思。
四、自学课文,思考学案中的问题五、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了解中国新诗中朦胧诗的特点,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中蕴涵的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过程和方法方面:
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在诵读过程中在诵读过程中在诵读过程中在诵读过程中,培养阅读培养阅读培养阅读培养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激发爱国、为国献身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从美妙的歌声,导入新课。
1. 找一段殷秀梅的歌曲《我亲爱的祖国》的录音,课堂放给学生听。
2. 板书课题、交待学习任务。
3、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1969年到闽西山区插队,1972年回厦门先后做过泥水工、浆纱工、挡车工、统计员、讲解员、焊锡工等,1971年起她的一些抒情诗开始流传,文革后,其诗作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引起注目。1981年调到福建文联从事专业创作。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优秀新诗(诗集)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1年全国优秀诗歌奖。主要著作:《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致橡树》,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
二、检查预习抽查一位同学,上黑板展示讲义上的生字读音。
三、研读文本
(一)研读第一段
1、作者写了哪些意象明确: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
2、是如何描写这些意象的明确:“破旧”的修饰加重了“老水车”的破料不堪状况,但它“数百年”来没有停止“疲惫”地工作。由此,中国农业的窘迫艰难显现一斑。“矿灯”→代表工业,但“熏黑”的矿灯仍用来照明,“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蜗行”象蜗牛那样缓慢,这说明中国工业的发展艰难沉重,“稻穗”“路基”分别强调各自所指,“干瘪”“失修”的修饰,则表明了收获的空洞、贫困的程度,“驳船”——意即班驳的船“淤滩”的是河滩,“淤”的修饰自然紧紧困住了船,船如何来挣脱这困境!“纤绳”则象征历史的重负深深勒进了祖国母亲的肩膊,
3、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深沉、悲痛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