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说明文“信息筛选与整合训练”说课稿
- 资源简介:
约3740个字。
说明文“信息筛选与整合训练”说课稿
教学重点:1、回顾说明文基本常识
2、训练快速阅读,勾画圈点、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的方法来筛选信息。
3、提高学生阅读科技文章的兴趣,间接培养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1、训练学生的信息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2、按照要求辨析、整合信息。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1.分层次范例训练。
①利用多媒体回放典型题例,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整体感知内容,勾画圈点、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的方法来筛选信息。明晰信息“筛选”的方法。
②分发提升题练习,强化学生“筛选”信息的训练,提升“辨析、整合”信息的能力
2、方法指导
强调本节课训练重点,系统归纳信息筛选整合的步骤,进行答题技巧上的指导。
学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讨论法、勾画圈点法、归纳总结。学生明晰说明文的基本常识,教师范例引导,学生实践解题,在解题中了解说明文阅读及考点要求,通过同类例题,逐渐提升的训练方式,形成初步的说明文阅读敏感及技巧的掌握,提升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一)导入新课,用“你言我猜”游戏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入阅读浅显说明文,考察同学们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是考试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明确信息筛选和整合特点
筛选:根据试题的要求,把符合考题要求的有关词句从文章中挑选出来。
整合:根据考题的要求,将筛选的信息加以综合,使之符合答题要求。
(三)回放典型题例:《“世界屋脊”多宝藏》,指导题型分类及解题方法。
“世界屋脊”多宝藏
①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
②西藏是一个能源宝库。作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西藏地区日照时间长,日照强烈,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太阳能利用最为充分的地区之一。据统计,这里年平均日照在1500—3250小时,各地太阳能辐射在140—19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自东向西逐渐递增。西藏山南地区措美县哲古镇光伏电站装机130千瓦,是目前我国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电站。西藏境内河湖密布,流域面积大于200旧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00多条,湖泊面积占全国湖泊面积的30%。水能资源天然蕴藏量约为2亿千瓦,占全国水能资源的30%,其中可供开发的有5600多万千瓦,约占全国总量的20%。西藏是全国地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已查明的地热显示点达600多处,地热总热流量每秒55万千卡。在众多的地热田中,位于藏北当雄县的羊八井地热田最为著名,是世界上大型的地热田之一。羊八井电站经过多年的建设,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地热发电站。
③西藏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其中铬、铜、硼、白云母等13种矿产储量位居全国前列。西藏的铬铁矿是我国紧缺的矿种,其储量和开采量都居全国第一位。西藏各类盐湖中的矿产资源高达几十种,仅日喀则地区的大扎布盐湖潜在的开发价值就高达数千亿元。
④西藏还是一座“天然植物博物馆”。西藏林木树种繁多,其中很多树种具有极高的科研和开发价值。西藏的药用植物有1000多种,约占全国药用植物种类的70%,其中很多都是名贵珍稀种类,如冬虫夏草、贝母、雪灵芝、天麻等。
“世界屋脊”——西藏,真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宝地!
1、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说明了“世界屋脊”多宝藏?(利用每段的段首中心句筛选信息,抓提示语“是”“也”“还是”)
2、西藏地区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原因是什么?(确认筛选信息的区间在第二段,抓关键句之问题前后句)
3、为什么说西藏是一座“天然植物博物馆”?(确认筛选信息的区间在第四段,抓分类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