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刍议
阳海华
提要:朗读在职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当前的朗读教学多处于被忽视或走过场的尴尬状态。语文教师应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灵活运用各种方式进行朗读教学,并对进行学生艺术评价。
关键词:朗读教学 指导 方式 评价
“朗读是将书面语言转变为形象生动、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 汉字有阴、阳、上、去四声之别,词语有双声、叠韵、重叠等之变,句子有对偶、排比、反复等组合,因而也就有了汉语言特有的音韵美、节律美、音乐美,其琅琅上口、声韵合拍的动人魅力,非朗读不足以体会。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能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能让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培养高雅的气质,是一种非常好的教与学的方式。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中强调指出:“读的用处最大,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它。”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也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
朗读在教学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有相当一部分中学教师认为,朗读是小学老师的事,如果在中学里再让中学生在课堂上大声朗读,似乎太小儿科了,因而朗读教学多数情况下处于被忽视或走过场的尴尬状态。然而,在当前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的形势下,朗读能力作为构成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新颁布的中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教学应让学生“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职中语文从教材的编排上就比较强了朗读教学,从单元提示到课文的训练重点要求、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都有不同程度、不同目的的要求和练习,显然都是为了强化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这些很值得我们教师认真钻研。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讲好普通话”,听说训练就是朗读。第一单元第一页有这样一段话:“《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明确规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