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分层施教的策略探索
- 资源简介:
约9470字。
高中语文分层施教的策略探索
舟山二中 王舟勇 朱珊群
内容摘要
在新课改中,课程新的教学理念必须不断推广、运用和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关注个体差异”不“一叶障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实现的关键。
以学生的实际差异为出发点,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的个别差异、不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出发,制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分层施教、分层练习、分层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让所有学生的个性与潜能都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分层施教 策略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1、新课程语文结构的变化
新课程标准下,课程结构打破了传统格局,分出必修与选修两类,这些创新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但课程结构多样化、层次化、繁复化,也使教学的负担越来越重。这样的课程结构有利于舟中,普中这样的重点中学的学生,而且也有利于大学对优秀人才的选拔。但对我们舟山二中这样的普通中学却带来了极大的教学挑战和高考的压力。新课改下的语文容量比以前大大增强,教学任务很重,在高一就要完成必修一到必修四这样四本书,高二要完成必修五、《论语》和《外国小说欣赏》,课程容量大,教学任务重,很多课程的课时只有一到两节课,对我们这样学校的学生来说,教授太快,他们根本接受不了,因为他们本身最缺乏的是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但讲慢又完不成课程教学,而且久而久之也会丧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如果只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及能力生成,这样的课堂也是无效课堂,最终也无法适应高考要求。面对这样突出的教学矛盾这就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反思。在这种我们无法改变高考的模式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在逆境中去求发展,找出一条适合我们自身提高的教学之路。
现在我们学校的班级模式,以高一为例,三个重点班,六个普通班,一个美术班。如果对这些班级都实行一样的授课方式和教学进度,可想而知是不理想的。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要循序渐进,要每位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获得和提高。
2、新课程语文理念的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科课程教学过多注重学科知识的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