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中
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新课改理念
应城市城南初级中学 吴高珍
新课程改革中最令人激动的莫过于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如同新课程改革的灵魂。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评价方法等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于新课程改革来说,以人为本思想具有决定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新课程改革才能获得成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素质教育才能继续深入地向前发展。
中学生文学社团是对我国现代优良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其导向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直到通过自己的作品表现和创造生活,这对于充分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解决课内与课外、知识与能力相对脱节的矛盾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那么,在文学社团活动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新课改理念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活动主题的确立以人为本
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源是文学社团活动中社员能自主探究、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条件。但我们不可能确立一些与社员生活实际相隔太远的的内容作为我们活动的主题,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去写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列卡列尼娜》、《红楼梦》类似的作品,因为他们毫无体验且水准不够。我校的《春蕾》刊物把收录的社员作品分成了几类:青春采风、童年趣事、此情难忘、想象空间等,都是社员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有话可说、有思可飞的天地。刊物成为社员们展示自己文学价值的舞台,虽然他们也许不是最耀眼的主角,却至少是一个出色的配角。因此,文学社团活动要以人为本,要从本地区的人文环境、地理条件、历史背景等具体的问题出发,并有机结合社员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来确定活动主题。惟有这样,活动才能为社员语文知识的运用、文学素养的提升、身心的健康成长服务。
活动目标的制定以人为本
目标是活动设计的核心。确定目标既有目的性,又要有贯穿于活动始终的衡量标准。我们不能确立过高的目标,比如通过哪一次活动就产生几个校园作家或写出几篇极有影响力的文章等。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与表达交流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中学生文学社团在活动中以社员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师员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社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情感、态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