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作文一轮复习战术篇
- 资源简介:
共5份文件,从作文的语言、常体、结构、立意、选材等方面进行指导,共25讲。
2014高考作文一轮复习战术篇(常体)
第1讲,记叙写法指要
一、记叙文知识表解
记叙文 特点 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他表达方式
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
通过描写人物、事件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的中心
要求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分类 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
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结果为重点
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绘景为主,或借景抒怀
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或象征抒怀
顺序 顺叙 以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记叙 脉络清楚
以事物或观察的空间顺序记叙
倒叙 先写结局,再按顺序记述事情经过 埋下伏笔
直接清楚
插叙 暂时中断中心事件的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事情的叙述 缘由补充
人物介绍
补叙 与插叙基本相同,但内容更简洁,笔墨更简约
方法 叙述 对事情原委、始末做直接的介绍、说明、交代,为基本表达方式
描写 对人、事、物、景作具体、形象的刻画 人物描写 肖像、语言
动作、心理
景物描写 交代环境、烘托气氛、表现心理、抒发感情
细节描写 细微、典型
夹叙夹议 叙述或描写中穿插分析或评论
抒情 对感受和感情的抒发表达 直接:直接抒发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间接:通过记叙、描写或议论来抒发感情
三、记叙文写作模式
这里姑且推荐一些记叙文写作的常见结构模式与例文——
第一种:层层深入式(最常见的模式)
图示:“入——递(若干段)——合”
首段,开门见山入题;
二段,概括事件;
三段,时间开始
四段,事件发展;
五段,事件高潮;
……
尾段,照应开头。
【例文借鉴】
“五块钱成交”
警察局拍卖脚踏车,出现了一个离奇的场面。
由于警察局寻回的失物往往无人认领,或者物主提出证据后又放弃不要,因此,警察局的贮物室里收藏的物品真是琳琅满目,令人惊奇。那里有各式各样的东西:照相机、立体声扬声器、电视机,工具箱和汽车收音机等。这些无人认领的东西,每年一
……
2014高考作文一轮复习战术篇(结构)
E结构篇
任何文章都是由中心、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我们写文章,题目出来以后,首先要进行整体“谋篇”——列出提纲,锤炼主题,整理材料,筹划段落,形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式,就如同新建高楼大厦需要有设计图纸一样,然后才正式动笔行文。
古人说“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又说“谋篇布势,是一段最大功夫”。这让我们看到了结构谋篇之于作文的重要意义。它是整体驾驭文章、克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毛病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一环。
布局谋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
第1讲,常式规范布局
目前,我们考生写议论有三大弊端:一是入不了“格”,二是入不了“理”,三是入不了“题”。常式规范法就是要解决入不了“格”的问题。它是指最常用的也是几乎任何情况下都建议使用的结构。常格掌握了,变格才有可能。
刘勰有言:“设文之体有常,为文之法无方。”作为初学者,首先入“格”,掌握常格非常必要。具体过程如下。
1.稍懂章法,按式布局。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详略、顺序是:破题开篇→描述人、物、事、景(详)→结题收篇。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详略、顺序是:破题开篇→分析论证(详)→结题收篇;即“是什么”→“为什么”(详)→
……
2014高考作文一轮复习战术篇(语言)
E语言篇
高考作文的形式方面,语言是最受关注的。
古人说话讲究辞令,写文章讲究文采。别林斯基认为,文章内容再好,如果没有文采,“有如一个面貌丑陋而心灵却伟大的女人,可以对她敬仰,但要喜欢她是不可能的。”何况,考场作文由于篇幅所限,与其在不易打造“亮点”的内容上孤注一掷,不如在文章的“外衣”——语言上精心包装,如句式的长短合理、字面的干净洗练,段落的张弛有度……就这种单纯形式上的美感对阅读者的心情影响也很大的。一个成熟的写作者会熟练的在文面上打造自己的文章,使其看起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但应当注意,这几年大部分的高考一类卷,以语言朴实清淡见长的十分鲜见,抢人眼球的多为名句迭出排比铺陈的“美文”。值得注意的是,最高的文采,是“内涵的文采”;堆砌华丽的辞藻,写成新的“骈体文”,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文采”。真正让人注目的是优美畅达的语言背后流淌着思想之源。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最要讲究与思想的匹配。有人说,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外衣的美丑会影响人们对“穿衣者”的印象的,而这“外衣”最要紧的是“得体”;一味求美而失之得体,
……
2014高考作文一轮复习战术篇(选材)E选材篇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文发展等级要求“材料丰富”、“材料新鲜”。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美味佳肴须用材料来烹饪,锦衣绣服须用材料来制作,亭台楼阁须用材料来建造,同样,佳作华章须用材料来构建。作文需要材料。材料的质量与作文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选材,即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从平时积累的写作材料中,挑选出作文所需的材料。选定的材料,有的在文章中要保持原样,如引用古代诗文名句、名言警句等;有的则须加工改造,即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进行巧妙“剪裁”。
选材的原则有四:
1.有“信度”。要选剪真实确凿的,真实的确凿的材料是使文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保证。
2.有“效度”。选剪要精,要为表现主旨服务。要克服写文章时“材料先行”的错误做法,要将材料选剪得能为中心所用,不能为诱人的材料所累。
3.有“力度”。要选剪典型的,即选取某一类事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或材料,选剪的材料无古今中外大小等等之分别,只要是既有鲜明的个性,又能体现同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普遍意义的,就是好的。
4.有“新度”。要选剪新颖生动
……
E立意篇
文章只有一个终极目的,那就是表意!
“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是确立文章的灵魂,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没有中心立意的文章是肤浅杂沓而没有灵性的。词句如衣饰,立意乃精魄。过好立意关,当慎。
一是“意在笔先”,立意是战略决策问题,所谓“思路决定出路”。即使先想到的是许多感性的事例材料,也要上升到理性的意旨上,才能正确地决定取舍和选取角度。具体地说,写文章时要记得问自己:“你的文章有中心句吗?”文章所立之意,即中心句,应明确地在草稿纸上写出来,甚至用下加横线标出全文中心句,以避免无立意而行文;全文中要有中心句,甚至各段中有主句,这样有利于(阅卷者)阅读,有利于(写作者)写作;没有立好意而作文,后果不堪设想!
二是立意要有“回答话题”的意识。这是指立意要对准话题,如:“体贴”话题的立意——人生处处有体贴;细微的体贴见威力;我融化在体贴的温馨里。又如“花一定要香吗”话